環保小先鋒,行動顯擔當①—— 亞太森博環境教育紀實
近年來,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社會各界力量,持續開展環境教育活動 ,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今天是第75個國際兒童節,特推出系列公益項目展示,讓每個純真的童心都能成長為守護美麗家園的萌芽力量,為可持續發展未來培育新一代綠色公民。
當生態教育的理念與夏日活力相遇,依托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 開展的亞太森博專項公益資金 “社區環保宣教項目” 持續綻放光彩。該基地以亞太森博生態化工廠及毗鄰的坑口村格林營地為核心區域,自項目啟動以來,已累計開展數十場主題生態教育活動,吸引近三千名青少年參與,在 “工業 自然” 雙場景教學模式下,探索出環保公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雙場景聯動:打造多元環保課堂
作為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 的重要組成部分,格林營地內的生態課堂充滿趣味與創意。在竹林生態區,“竹林探秘” 親子活動中,孩子們與家長協作搭建竹構裝置,親手制作竹纖維手工紙,感受竹子從原料到再生產品的奇妙轉化,領悟循環經濟理念;稻田實踐區則成為自然教育的鮮活課堂,“稻香農耕” 活動里,孩子們體驗插秧、制作稻草人,學習秸稈還田的固碳原理,在田園勞作中建立與自然的深層聯結。
亞太森博廠區同樣作為環境教育基地的關鍵場景,其工業環保課堂精彩紛呈。“碳中和揭秘” 研學活動中,青少年們見證造紙廢水經處理后清澈見底,直觀理解 “零排放” 技術的奧秘;“再生紙藝術工坊” 里,辦公廢紙在孩子們手中變成創意十足的畫紙、書簽,資源重生的理念在動手實踐中悄然扎根。監測數據顯示,參與者對 “雙碳” 概念的認知度提升 82%,超 75% 家庭開始主動使用環保紙張,環保行動正從課堂走向生活。
多方協同:凝聚環保教育合力
“社區環保宣教項目” 依托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整合多方力量,構建起完整的環保教育體系。專業機構發揮資源優勢,精心設計課程并提供專家指導;亞太森博積極投入資金,開放工業場景作為實踐課堂;當地村落貢獻農田、竹林等生態資源,為自然教育提供豐富場景。以 “西游環保越野賽” 為例,各方以環境教育基地為依托共同規劃,將工廠環保走廊和格林營地森林步道打造為賽道,并設置 “垃圾分類闖關”“污水處理流程圖拼裝” 等趣味任務,把環保知識融入運動挑戰;“小小農夫成長計劃” 在多方支持下,由專家帶領孩子們在營地農田實踐生態堆肥、生物防蟲等綠色農耕技術,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項目獨創的 “環保能量積分” 體系成效顯著。青少年通過參與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的活動、完成家庭低碳任務積累積分,可兌換由工廠廢料再造的文具禮盒、環保主題繪本。截至目前,已帶動超 300 個家庭簽署《低碳生活承諾書》,多元主體共同構建起 “教育 - 實踐 - 激勵” 的良性循環,讓環保意識在持續激勵中不斷強化。
從實踐到共建:環保教育再升級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為環保教育提供了真實且優質的場景。”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項目負責人表示,格林營地與現代化工廠的組合,為青少年打開了認知世界的雙重視角,讓他們既感受到自然生態的美好與脆弱,也看到工業環保的創新與力量。
亞太森博作為捐贈方,以自身環保成果為生動教材。廠區污水處理池變身 “生態觀景臺”,企業百旺復印紙成為造紙行業首個 “碳中和” 產品,這種 “將自身轉化為教育資源” 的公益模式,為企業參與生態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隨著后續各類主題活動在環境教育基地的陸續開展,這場扎根鄉土、鏈接產業的環保實踐,將持續為生態環境建設注入活力,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更多綠色種子。
項目背景
本項目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亞太森博于 2023 年發起。創新采用 “定向捐贈 - 專業運營 - 在地融合” 模式,依托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教育基地”,所有活動均在亞太森博廠區及毗鄰村莊開展,既確保資金使用透明高效,又實現環保教育 “零距離”,讓環保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