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紀實||鳥類監測出成果 黑鸛調查譜新篇
2022年,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多篇鳥類新聞稿件被央視、新華網、中新網等新聞媒體刊發報道,張掖黑河濕地鳥類監測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得到一致認可與點贊。

近年來,隨著張掖黑河濕地保護和修復成效日益凸顯,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在這里棲息繁殖,其中不乏黑鸛、白琵鷺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黑鸛屬世界瀕危珍禽,也是反映生態環境變化狀況的重要物種之一。全球種群數量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為全面掌握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以黑鸛為代表的鳥類資源現狀及變化情況,自2021年開始,保護區管理局通過組建監測隊伍、強化科研合作、利用高新技術、豐富監測內容等方式,組織開展黑鸛巢址調查、黑鸛種群繁殖監測等工作。

“鳥類監測工作雖然艱苦,但我想把它做得更好。”物種攝影師、物種觀察員單國鋒說。
無論酷暑寒冬,在山頭,在蘆葦叢,在湖邊,在崖上,一呆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十幾天……他們默默觀察著,用心記錄著,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數據背后,無不凝結著張掖濕地鳥類監測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為進一步了解黑鸛繁殖地、棲息地和越冬地間的關系,掌握其繁殖、遷徙規律,2022年7月,保護區管理局對兩只黑鸛幼體成功實施了衛星定位跟蹤措施,并安排專人做好黑鸛環志跟蹤定位數據維護,及時下載統計數據,每天研判黑鸛活動情況,對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分析,了解張掖黑鸛生存的威脅因素,掌握黑鸛遷徙時空動態。
在黑鸛繁殖期間,由于黑河正義峽段長時間斷流,導致繁殖黑鸛覓食困難,喂食幼鸛次數驟然減少,這可急壞了監測人員。為防止黑鸛繁殖失敗,工作人員立即購買小魚進行偽裝投食。然而黑鸛性情極為機警,即便覓食困難,也不肯輕易嘗試工作人員投喂的小魚。換水、換魚、換地,經過他們不懈努力,多次嘗試后,投食終獲成功。成年黑鸛銜走小魚的那一刻,監測人員姚克喜說,他終于也可以安心的吃一頓飯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