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送教,路邊輔導作業,這些老師的抗疫故事看完淚目…
還記得那張鄉村女孩在崖壁邊“蹭網”上課的照片嗎?
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鄉村孩子在求學路上遇到了更多阻礙:支教老師一時無法返校、山里網絡信號不好、智能手機未普及……
幸運的是,在“美麗中國”,還有一群有責任、有擔當的年輕人一直牽掛著他們的學生。他們不顧疫情下的山高水遠,為學生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發揮著自己的一份光和熱。
武漢封城,他堅持給鄉村孩子上網課
最近,來自武漢的胡兆祥終于回到了他支教的鄉村小學。武漢解封時,他的手機里就不斷收到學生們的問候:“胡老師,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胡兆祥是美麗中國2018-2020的一名項目老師。疫情封城期間,他并未停下支教的腳步,主動給學生們上網課。
師生一起為武漢加油
每天除了語文和英語,晚上8點半,胡兆祥還要“加餐”一節素質拓展課,教學生們鑒詩和寫詩。他也會時常分享國家大事和防疫知識,教孩子們學習手勢舞為武漢加油,開設家長課堂等等。
孩子們的詩歌
胡兆祥的網課非常有趣,深受學生喜愛。一開始,他只給本校學生上課,后來想到附近其它學校及社區學生上網課的需求,他便主動將課程推廣出去,同時給6所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上課。
山高水遠,疫情隔開了距離,卻隔不開胡兆祥和孩子們對彼此深深的牽掛。武漢封城時,孩子們嚷著要把家里的雞和菜寄給胡老師,胡老師也擔心學生不適應網課教學,上課太久對他們的眼睛不好……這些牽掛讓胡兆祥堅信,一年前那個決定是多么正確。
胡老師和孩子們在一起
一年前,工作近4年的胡兆祥做了個讓人驚掉下巴的決定:辭去事務所光鮮高薪的工作,前往鄉村支教。
部門總監驚訝地問他:“你是認真的嗎?”
爸爸憂心忡忡:“支教結束,你還能找到工作嗎?”
媽媽支持他,卻也忍不住擔心:“你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這去了村里要怎么辦?”
但胡兆祥很執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農村孩子并不缺少天賦,只缺一個老師帶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想,我何不來做這樣的一個老師?這是我現在能想到的更有價值的事情!
胡老師帶孩子自己動手創建圖書室
2018年夏天,他奔赴河源,成為一名鄉村支教老師。一年多過去,孩子們的成績節節攀升,胡兆祥也帶領他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在閉口不談性的傳統小山村里,力排眾難,發起性教育課程,教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男女生相處的界限,學會勇敢地對性侵害說不,把“性教育”從難以啟齒的話題變成了一門普通科學知識,就連別的學校也準備邀請他去開課。
胡老師的性教育課堂
胡兆祥覺得,這兩年的經歷是他一輩子都會驕傲的事,他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支教結束后繼續從事教育工作,為更多孩子帶去優質的教育。
他希望兩年的支教,可以在學生心里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因為教育是個特別漫長的事情,而他已做好熱愛一生并為之付出的準備。
鄉村網絡差,她挨家挨戶“送教上門”
疫情期間,網絡授課成了最普遍的教學方式,但在智能手機還未普及,網絡條件差的偏遠鄉村,網課往往很難開展。
美麗中國2019-2021屆項目老師宋璐琪任教的云南省五印中學,身處云南較為偏遠的貧困山村,因為海拔過高,村里基本沒有網絡信號。
學生們的家位于高海拔炎熱地區
她擔心孩子們的學習被耽擱,便決定參與學校組織的“送教上門,送教入戶”,和3位本地老師組成一組,去了60多個家庭,挨家挨戶地為學生上課、家訪、輔導作業。
從學校到學生所在的村落,開車單程要2個小時,山路崎嶇陡峭,每一次的海拔變化都讓宋璐琪胸悶頭暈,喘不上氣,長時間強烈的光照又讓她差點中暑,但這些都沒有擋住她的步伐。
在去往學生家的路上,如果看到學生迫不及待地拎著作業在路邊等待老師,老師們也會當即下車,蹲在路邊為孩子們檢查作業和講解習題。
經過一個假期,有的學生已經忘了不少知識點,宋璐琪就幫他們從頭開始梳理。要是來的孩子多,宋璐琪還會為他們開展英語角學習,鼓勵孩子們大膽說出英文,建立自信和學英語的興趣。
學生們在認真學習
讓宋璐琪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雙留守貧困家庭的學生。他長期和親戚住在一起,網絡受限,假期的學習也受到一定影響,同時還要承擔繁重的家務。
他很期盼老師們的到來。一看到老師來了,立馬回家拴好家門口的大黑狗。這個小小的舉動,讓老師看到了他的暖心和懂事。宋璐琪希望鼓勵他好好讀書,并幫他樹立好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宋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英語角學習
如今,宋璐琪已經越來越喜歡在鄉村的支教生活。
2019年,從中國海洋大學畢業后,宋璐琪決定放棄保研,去追逐高中時扎根心中的“白月光般的夢想”——支教。
她選擇加入美麗中國,因為對教育懷有共同的愿景:讓所有中國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同等的優質教育。
第一學期結束,宋璐琪就創造了不小的奇跡: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沖到全校第一,甚至超出了全縣的平均分。
教學之外,她也和班里39個學生一一談心,給予他們傾聽和信任。
班里出現霸凌事件,她不停鼓勵被欺負的女生和旁觀同學勇敢地站出來,說出真相,并找到霸凌的同學逐個突破。
宋璐琪和她的學生們都在不斷成長。支教至今,她不再是那個只憑滿腔熱血往前沖的小女孩,而成為了一個學著理性解決問題、被學生依賴的老師。
開學后的第一課,宋老師在英語課堂為學生講解病毒知識
“我如果沒有成長,我的學生也不會成長,如果我沒有努力成為提供優質教育的人,我的學生怎么會收獲優質教育?”在美麗中國支教,宋璐琪育人,也育自己。
他們教過的學生,成了最年輕的抗疫志愿者
在“美麗中國”,還有更多像胡兆祥、宋璐琪這樣的年輕人。
截至2019-2020秋季學期結束,項目已累計為教育資源匱乏地區的300多所中小學,輸送了超過2200名項目老師,廣泛影響著約631000人次的學生。
其中來自賓川縣高中的楊帥,今年2月報名成為了全縣最年輕的抗疫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卡點、醫院、辦公室來回跑。量體溫、搬物資、處理捐贈手續、去醫院傳遞交接資料……當年那個成績平平、常被欺負的10歲小孩,在支教老師的影響下,如今已成長為有擔當、有夢想的新青年。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來自“美麗中國”的青年支教老師們,似盜火者開拓,似燃燈者啟明。他們為鄉村孩子、學校及社區帶來了扎根生活和面向未來的教育,發揮著持續的青年影響力。
在不久的將來,更多鄉村孩子也將和他們一樣,有理想、有溫度、有責任、有擔當。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