蠼螋,喜歡在陰暗夾縫中生活的昆蟲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是大多數人和動物們的心聲,畢竟自由對于動物們來說是多么的可貴。
可是就有這么一種昆蟲,他們天生就是“宅神”,只喜歡蝸居在自己狹小陰暗又潮濕的窩里呼呼睡覺,而且地方越小越擠越有安全感。這個不合群的家伙就是蠼螋(音:渠搜),小名夾夾蟲,外號剪刀蟲。之所以有這樣的外號,就是因為它屁股后面的尾鋏長的像剪刀一樣。這個尾鋏是它們防衛的武器,受到驚嚇時會上舉雙鋏示威,如果敵人還不退縮,它就會用腹部第3、4節的腺褶放出臭臭的屁屁來把敵人熏跑。
蠼螋的個頭不大,最大的蠼螋和人的小拇指長度差不多,最小的還沒有小拇指的指甲蓋長。雖然個頭都不大,但是卻有著健美運動員一樣的外表。蠼螋屬于革翅目的昆蟲,它身體狹長,略扁平。頭扁寬,觸角絲狀,像電視天線一樣,一節一節的。無單眼,口器咀嚼式。它前胸背板發達,方形或長方形。體表革質,像涂抹了橄欖油一樣散發著迷人的光澤。蠼螋有一對觸須,長度和身長差不多,還有三對足,有的蠼螋長翅膀,有的不長翅膀。
長翅膀的蠼螋有兩對翅膀,前翅極小,是革翅;后翅大,是膜質,像扇形或圓形,休息時縱橫折疊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翅膀完全張開的時候像人的耳朵,因此它的英文名翻譯過來就是耳蟲,也因此引發了人們關于它的恐怖聯想。
由于蠼螋喜歡陰暗狹小的空間,又有 “耳蟲”這個別名,所以人們由此相信即將產卵的雌蠼螋會在午夜時分趁人睡著的時候爬進人的耳朵里,一直鉆入人的大腦,然后小心的切斷人的腦神經,讓可憐的宿主無法察覺。它會產下上千枚卵,4天后,這些幼蟲會孵化出來,以柔軟的腦組織為食,此時宿主已經完全瘋狂,最終極為恐怖的死去……
當然,這只是人們的臆想和杜撰,并不具備科學依據。因為我的宿舍里就生活著一些蠼螋,有時候會落在我的頭上或者身上,晚上睡著的時候,它偶爾會從我的臉上爬過,那尖銳的鰲抓在臉上,會把我從睡夢中驚醒。當我驚醒時,它們也會嚇一跳。因為蠼螋其實是很膽小的,遇到騷擾時不僅不會主動攻擊對方,還會裝死然后逃命。
蠼螋雖然身處黑暗卻心向光明,也就是昆蟲的趨光性,如果晚上哪里有燈,它就會飛到哪里去,但蠼螋又非常怕冷,這種喜歡光源的天性會常常讓它們在寒冷天氣中被凍死。
蠼螋的長相不討喜,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它都會被嚇一跳,尤其是它屁股后面的兩個大夾夾,會讓人覺得它是個既毒又狠的角色。其實蠼螋不僅沒有毒、不咬人,而且還很溫柔呢。雌性蠼螋對孩子們充滿母愛,甚至都有些溺愛呢。它們把卵生出來以后,會趴在卵上給它們保溫,就像老母雞孵小雞一樣。在孵蛋的過程中,它還會檢查孩子們的健康狀況,雌蟲會時常將卵表面清理干凈,避免卵受真菌危害并保護卵不被捕食。這種看護會一直持續到幼蟲孵出來。蠼螋媽媽會把食物帶進巢內喂養它的孩子,或者把自己吃下去的食物吐出來讓孩子們吃。等孩子們長大了不得不分家了,它還要關心它們能不能找到吃的東西。這種母愛一點都不遜色人類對孩子的愛。
蠼螋是雜食性昆蟲,它們不僅吃棉蚜蟲、蝸牛和斜紋夜蛾等蟲子,還喜歡吃水果和餅干等,好幾次我沒吃完的蘋果和面包都成了它們的“美味佳肴”。
雖然蠼螋對人沒有什么威脅,但是看它們在屋子角落里爬來爬去還是讓人感覺不舒服。如果你不想讓它們和你共處一室,你就要保持房間里干燥和干凈,那樣它們就會自動離開,去尋找樹皮縫隙、枯朽腐木或者落葉堆,那里才是真正屬于它們的家。(文/曹梅梅 圖: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