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濕地活動一覽
華僑城濕地活動一覽
(2020年11月第1周)
1、學校主題課程
2、游學自然——心湖游學社
3、生態導賞——秋收冬藏的日子里來濕地
4、學習交流——了解都市中的“綠翡翠”
5、園區導賞——傳遞志愿者精神
6、培訓回顧——暨大伙伴重回濕地
1 學校主題課程
1.1 校校合作-小菜農課程
2019年6月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與華僑城小學開啟深度的“校—校”合作,受疫情影響,原有進校計劃被打亂。
11月4日下午,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的環保志愿教師們帶著小菜農系列課程走進僑小,和四3班的38位學生們實踐體驗了種植蔬果的樂趣。

這是本系列的第一節課,小朋友們化身為“小菜農”,實踐、體驗了種植瓜果必經的松土、播種、澆水等過程。接下來,他們還會按時觀察、記錄種子的成長過程。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梧桐(陸葵霞)擔任本次課程主講,以及山青竹(胡佩珊)、蕓豆(王蕓)、燕鷗(謝金燕)和太陽(鐘曉楊)的助教工作支持,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度過了一個忙碌而快樂的下午。

1.2 校校合作-小鳥課堂
11月06日,華僑城小學的40多位小朋友來到濕地參加小鳥課堂。

從了解觀鳥注意事項,學習望遠鏡使用,再到觀察一只只鳥兒,每位孩子都在認真聆聽志愿者老師們的講解。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白鷺(郭淑娟)和峰(葉繼峰)的帶領,木槿(胡美瑩)、鸕鶿(王嘉)、懶貓(操旻明)、小魚兒(陳曉瑜)、忘憂草(何新奕)、含笑(劉曉嵐)、柚木(方祎)和薄荷(馮梅一)對本次課程的大力支持,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課程!
1.3 主題課程-生態導賞
11月5日,晴朗的周四里,亞斐亞教育學校團隊的大小孩子們來到了濕地。他們充滿著好奇心充滿著求知欲,在志愿者老師們的帶領下進行了一場閑適的濕地之旅!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白鷺(郭淑娟)、陽光(陳愛梅)。
1.4 主題課程-小鳥課堂
11月7日,暖洋洋的立冬,深圳海濱實驗小學深圳灣分部的25位小朋友來到華僑城濕地參加小鳥課堂。
孩子們認真聽講,在濕地里慢步徐行,安靜地觀察、等待鳥兒的出現。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山茶(陳園)的主講,以及藍楹(翁榕)、燕子(鄭銘燕)、艾葉(謝素端)、懶貓(操旻明)的支持,帶給孩子們一個愉快的上午。
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現已面向全深圳的中小學生開放團隊報名主題課程。希望通過自然教育這座橋梁,引導孩子們走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開啟探索自然之門。
2、游學自然——心湖游學社
11月7日,正值立冬。一群朝氣蓬勃的孩子來到華僑城濕地,參加《心湖游學社》課程,尋找立冬的華僑城濕地所展現的色彩,度過了一個詩意自然的下午。

在涼風徐徐的木棧道上,這群“小詩人”們席地而坐,用紙筆記錄下他們純真眼眸里的濕地立冬。在分享環節時,現場不僅有清脆靦腆的朗讀,還有同伴的贊嘆與歡笑聲。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燕子(鄭銘燕)、艾葉(謝素端)、 小魚兒(陳曉瑜)、白鷺(郭淑娟)對課程的幫助與支持。

3生態導賞
——秋收冬藏的日子里來濕地
11月7日,立冬,陽光已有了冬日暖陽的味道,來自南頭小學的孩子們來到了濕地,在環保志愿教師的帶領下,走進濕地走進鳥兒的世界、傾聽紅樹的故事。感謝環保志愿教師梧桐 (陸葵霞)、小河(何顯紅)、朱鹮(劉勃)的用心講解,以及紫竹(古詩韻)、蒲公英(蔡伍英)的協助!


11月8日,秋收冬藏,在收獲了季節來濕地逛逛吧!看候鳥豐滿的羽翼、觀察成熟的種子、摸一模秋茄的寶寶。感謝環保志愿教師小麥(計東梅)小河(何顯紅),松子(黃清松)帶領大小朋友們感受到濕地秋季的樂趣!并感謝茉莉(趙茉)、紅梅(周梅),橘子〔李柳菊〕的全程協助!

4學習交流
——了解都市中的“綠翡翠”
地處深圳繁華中心區的華僑城濕地,是上世紀深圳灣填海時留下的珍稀生態區。近期, 杭融創集團執行總裁一行、寧波華僑城客人一行、青島城陽區政府部門人員一行、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一行等的到訪。

11月3日, 杭融創集團執行總裁一行來到華僑城濕地參觀了濕地生態展廳,了解了華僑城濕地開創“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新型管理模式,透過華僑城濕地了解歡樂海岸項目在深圳的生態實踐。

11月5日,寧波華僑城客人一行在華僑城濕地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濕地生態展廳及園區,了解了華僑城濕地的前世今生,修復歷程和生態保護理念,透過華僑城濕地了解歡樂海岸項目在深圳的生態實踐。

11月5日,青島城陽區政府部門人員一行來到華僑城濕地參觀了濕地生態展廳,了解了華僑城濕地開創“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公眾參與”的新型管理模式,透過華僑城濕地了解歡樂海岸項目在深圳的生態實踐。

11月5日,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一行參觀了濕地生態展廳,了解了華僑城濕地“零廢棄”理念及三“不”原則,并就華僑城濕地園區運營、生境管理、自然教育等工作進行學習交流。
5
園區導賞
——傳遞志愿者精神
坐落于深圳灣畔的華僑城濕地以“預約進入、免費開放”的方式進行管理。在這片靜謐的土地上,青少年志愿者與環保志愿教師們,引導公眾有序入園,為到訪濕地的公眾進行講解。

11月7日青少年志愿者&環保志愿教師:橘貓(雷栩桐)、高榕(李海萍)在入口處為訪客測量體溫、引導公眾有序入園,身體力行傳遞著志愿者精神。

11月8日青少年志愿者:紅樹(黃鐘天)、水獺(呂垚佑)在入口處為訪客測量體溫、引導公眾有序入園,身體力行傳遞著志愿者精神。
6 培訓回顧——暨大伙伴重回濕地

11月8日,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黨員志愿服務隊的伙伴們重回濕地!24名同學們在濕地體驗了一場別樣的自然之旅培訓,躍躍欲試準備上崗。

撿拾一片葉子,書寫一個屬于自然的名字,將自己作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步入濕地。暨大同學們在環保志愿教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這片珍稀的濱海濕地。

行走在濕地的步道上,體會這條原始海岸線有關于道路的味道;深入生態展廳,了解這個生命家園的歷史;參與不速之客課程,認識外來物種的別樣故事。

感謝環保志愿教師峰(葉繼峰)、小河(何顯紅)、小魚兒(陳曉瑜)、紫竹(古詩韻)、 木槿(胡美瑩)、鸕鶿(王嘉)的悉心帶領~給暨大同學們帶來了一個下午的有關于自然的別樣生命體驗。

期待接下來的時間,暨大伙伴將繼續在濕地里發光發熱!
圖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小荻、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