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些確診的中國人,才知道泰國這一輪疫情,嚴重到什么地步!
事到如今,已經很清楚,泰國第三波疫情已經爆發。“佛系防疫”幾個月,沒想到泰國最后居然在八大胡同里翻了船。從“曼谷名花魁不幸確診”,到“泰國內閣部長雙雙中招”——“泰國夜總會疫情蔓延全國”的消息一開始并沒有讓我產生多少真情實感的恐慌,甚至心中還涌起一股不合時宜的戲謔感。但是很快,這種戲謔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實而沉重的恐懼。因為我看到了大家沒看到的東西,看到了這場疫情有多嚴重。
來勢洶洶的“變異病毒”
這次的新一波疫情,始作俑者是“英國變異病毒”——或者用更加政治正確的說法是“在英國首先發現的新冠變異病毒”。
疫情最早在曼谷通羅日本人聚居區的夜店爆發。
由于疫情期間生意清淡,夜店的“包廂公主”、“吧臺女王”們常會在不同的夜場之間來回流動,因此造成了曼谷城內數家夜場之間的交叉感染,全面爆發。
這次爆發,規模浩大,范圍廣泛,在公開報道的新聞訊息中,已經可以嗅到一絲不祥的氣息。
疫情在曼谷爆發,數日之內蔓延全國將近個府郡。
清邁、芭提雅、普吉、孔敬、華欣,新增的全部確診病例,統統是曼谷夜場的相關病例,每個府每日多達數十人。
全國每天新增病例都在數百人之多,并且以30%以上的增速不斷上漲。
夜場達人、社會名流、政府高官、警察醫護、公寓鄰居、學校家長……確診病例在身邊四處開花,而不僅僅像之前那樣之局限于外籍勞工的工棚。
泰國三名內閣部長級高官——交通部長、鐵路局長、公共關系部長全部先后確診,大半個內閣癱瘓隔離——而沒有任何一個部長承認自己是那個被媒體鎖定的“逛夜店被隔離的神秘部長X”。
夜店知名女公關(叫“花魁”更便于理解)確診、一眾演藝圈明星確診、通羅區一個中隊的警員集體確診。
日本國駐泰大使確診、日本知名企業老總確診、逛夜店的日本上班族確診、曼谷名校大學生確診。
拉差達路華人聚居區的許多小區中,都出現了確診病例;
朋友圈里幾乎每一個中國家長孩子就讀的學校里,都出現了至少一個學會家長被確診。
最后,也是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
身邊的中國人,也開始陸續出現確診病例。
人滿為患的檢測中心
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危險,便感受不到貨真價實的恐懼。
但是,當你身邊的人,開始被卷入其中,那種感覺就突然變得特別真實。
真實到,再也容不下一絲戲謔和嘲諷的余地,只剩下三分震驚,五分恐懼,以及兩分兔死狐悲的同情。
在泰國華人的微信世界里,開始活躍著越來越多的“核酸檢測聯絡群”。
這些天,中國人聚集在微信交流群,或者泰國網推文的留言區里,爭相講述,彼此傳遞著疫情一步步滲透周遭的恐怖。
“我的樓上,有3個泰國被確診了”、“隔壁又有兩個日本人被帶走了,我和日本人只隔著一堵墻啊,現在瑟瑟發抖……”
再后來,開始有中國人向老漢發來私信,在日益淪陷的曼谷城中,詢問異國客居者自救自保的手段。
他們的開頭通常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朋友,剛去過通羅酒吧……”
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無中生友”,但是沒關系,區別不大。
標準劇情是,在曼谷夜場出現疫情爆發的那幾天,這位“朋友”去過通羅區的日本酒吧,然后與提問者吃了頓飯。
直到提問者身上出現了癥狀,才意識到大禍臨頭。
老漢的妻子,是檢測中心的一員,因此讓我有機會看到了這場疫情真實的風向。
在通羅區日本街夜店疫情爆發之前,中國人經營的新冠檢測的主要作用,是為回國的中國人提供新冠檢測。
在這幾天,突然之間,來檢測的中國人成倍暴漲。
不為回國,就為了檢測。
在電話里,他們都有著一個“愛泡夜店的朋友”,一些癥狀可疑的同事,或者已經被確診的鄰居。
中國公司和企業,開始有組織地開展集體檢測;
檢測中心經歷了自2020年以來最高的人流量,面色凝重的人們排著長隊,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不單是中國人,還有本地的泰國人、日本人、歐美人、甚至是住在NANA的阿拉伯人——也開始蜂擁而至,通過中國人高效而廉價的檢測服務,給自己買一個安心。
空曠安靜的采樣大廳,一時之間人滿為患。
這其中,相當多的前來檢測的泰國人,都是英俊的帥哥,顏值身材傲人的辣妹。即便再沒有慧眼識人的眼力,也能猜得到這些檢測者來自于哪個職業……
在過去的一年中,那家檢測站,檢測了成百上千份樣本,只測出過一例陽性(工廠里的緬甸人)。
遇見陽性的概率,簡直和被雷劈一樣罕見。
而在這幾天,陽性病例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存在,每天都能測出數個陽性,讓身經百戰的檢測站工作人員,頭一次感受到了陌生而尖銳的恐懼。
在我們認識的人當中,開始出現確診病例。
昨天,他們還在微信群里詢問新冠檢測的價格,敘述“一個愛逛夜店的朋友可能感染了我”這樣耐人尋味的接觸史,糾結著要不要向公司匯報自己的情況。
今天,他們便已經拿著一份“陽性檢測報告”,惶然無措,聲線顫抖地在微信上詢問檢測站的工作人員,自己下一步應該何去何從。
無人問津的“陽性患者”
那些被確診了新冠的中國人、泰國人、歐美人,一紙晴天霹靂的陽性報告書,是否就是他們惶恐無措的終結?
并不是。
那只是他們惶恐無措的開始。
要是按照中國標準,一個被確診為新冠陽性的患者,將會立刻被嚴格地就地隔離,并由檢測機構上報當地疾控部門。
轉瞬之間,這名不幸的確診者就會被包得像個粽子一樣,送進嚴密隔離的醫療中心,接受最嚴格的照料和治療。
早期中國疫情嚴重時,很多患者會被送進方艙醫院,或者輕癥患者自行居家隔離。但是隨著中國疫情的受控,龐大的醫療機構可以立刻收治確診患者,不再存在“選擇性接收”的問題。
如果你是陽性患者,在中國,你不需要思考自己的出路,也輪不到你去思考和選擇。
你會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一個龐大而高效的國家機器收納在你應當出現的地方,直至你的康復。
但是,在泰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檢測中心被確診的中國人,沒有被記錄,沒有被隔離,沒有被收治。
根據泰國法律規定,一旦發現新冠陽性,便要立刻上報泰國疾控中心和衛生部。但是在上報之后,沒有任何機構出面對確診人員進行隔離和收治,也沒有任何措施限制確診者的活動。
你確診了,沒人理會你,沒人治療你,甚至沒人禁錮你。
因此,很多泰國或者中國的確診者,往往會搭乘出租車,前往另一家醫院或者檢測中心進行“二次檢測”。
一路上,行人、司機、醫護,都暴露在感染病毒的風險當中。
如果這位患者突發奇想,跑到咖啡廳里點一杯拿鐵來壓壓驚,理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攔他。咖啡廳里的其他人?只能自求多福。
一些我們認識的中國確診者,比較老實,確診后主動向泰國醫院“自首”。
結果,沒有一家泰國醫院愿意接收他!
泰國醫院目前的接受標準是:私立醫院不接收,公立醫院只有在“現場查出患者感染新冠”的情況下才會勉為其難地收治。
而假如你拿著陽性檢測報告,直接去找醫院“自首”,沒有泰國醫院會主動收拾你。
醫院會給你的“建議”就是——在家里待著,等到泰國衛生部聯絡你。
而泰國衛生部是否會派車來接你呢?
不會。
在2021年4月的“第三波疫情”當中,以我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泰國政府對于輕癥患者,很可能不會采取任何收治措施,而僅要求患者在家中自行隔離,直至痊愈。
不收治的原因只有一種:滿了。
除非興建方艙醫院,不然泰國醫療機構已經沒有能力收治新增的新冠確診病患。
更關鍵的是,在你待在家里的過程中,泰國政府不會實施有效措施監控你,控制你的行動。
簡單來說——你是自由的。你如果陽性了,你就在家里呆著。
并且這個“在家呆著”,全靠你自覺。
如果你不想呆了,想去市中心咖啡廳毀滅世界,泰國政府控制不了你的行動,除了事后懲罰你之外,一切隨你。
請問,作為一個中國人,你是否覺得泰國政府的防疫措施是靠譜的?
靠他M的譜。
泰國這回真的辜負了我的信任。
自從泰國成功遏制第一輪(2020年4月)疫情以來,我就一直很相信泰國,相信泰國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去搞定新冠疫情。
但是現在,我真的被泰國現實所震撼,真正理解了所謂“佛系抗疫”的真正內涵。
你病了,泰國疾控不會管你,你只能在家中自生自滅。
而你是否老老實實待在家里,全靠你自覺。
這種措施,和沒有措施的區別是什么?
如果這種措施能夠成功渡過這場“第三輪疫情”,那也絕不是泰國政府的功勞,而是天意,是新冠病毒和泰國水土的八字相克,是泰國政府貪天之功竊為己有。
如果你確診了,該怎么辦?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我們所知道的一切:
泰國第三輪疫情,情況極為兇險,英國變異毒株,市內集中爆發,對曼谷普通市民和旅泰同胞的殺傷力,遠超過前兩輪;泰國醫療機構已經超負荷,不會再收治新增病例;對于居家隔離的新冠患者,泰國政府沒有實行任何嚴格的隔離監控措施,對健康市民缺乏有效的保護;泰國檢測數量,不足以揭示疫情真實情況。實際疫情擴散情況必然更為嚴重,已經不是“忍住不去泡吧”(反正酒吧也關了)就能夠解決的。
旅泰同胞,如何自保?
若已中招,如何自救?
作為生活在泰國的中國人,我對于各位在泰同胞有這么幾個建議: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再公共場合和自家住宅進行聚會活動,不要在接下來的宋干節參與娛樂活動,盡量減少出行,在家老老實實呆著;如果在4月份有去過娛樂場所,或者身邊的同事,朋友去過娛樂場所——尤其是通羅的娛樂場所,并且與你有過密切接觸,那么盡量去做一下檢測。如果公司出現疑似病例或者確診病例,公司領導應該立即進行全員檢測,并對高風險人員進行隔離。
如果在檢測之后,你不幸確診了,我對您的建議是:
待在家里,別亂跑,嚴格執行自我隔離,不要給他人帶來風險;不要恐慌,泰國疫情重癥概率和死亡概率極低,別把自己給下出病來;提前準備好生活所需物資,做好兩周以上居家隔離的準備通知公司和所在小區物業管理部門,尋求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的配合與幫助。不要不相信檢測結果,尋找第二家機構檢測,或者試圖通過瞞報的方式獲得泰國醫療機構的收治。
這些天,老漢深刻感受到了疫情的存在,以及這種“存在”的恐怖與無常。
我的妻子,每天都在電話里和別人交談——言語之間都是“你確診了……”、“照顧好自己,別想太多”、“X總要趕緊采取措施,避免公司內部疫情擴散”——這類令人心驚肉跳的對話。
很多時候,說著說著,電話那頭就哭了出來。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在檢測中心協助同胞的妻子,已經和奮戰在疫情一線的護士差不多。
如果明天她被感染了,我將會和她一起在家中開始隔離——經過這么漫長的,對泰國疫情的新聞報道,我對于新冠疫情也已經有了某種近乎于麻木的淡定。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于泰國,對于生活在泰國的我們,這是第一次,卻未必是最后一次。
泰國靠不住,唯有依靠自己,去面對這場風雨。
除非你選擇立刻回國,不然你就必須選擇面對它。
小心,但不要恐懼;堅韌,但不要放任。
為可能到來的結果做好準備,面對它,并且戰勝它。
這,就是在這泰國第三波疫情當中,我們中國人應當選擇的道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