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重要濕地的魅力——全國多家媒體聚焦南磯濕地 探訪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
9月25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指導,江西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綠水青山踏歌行 十年禁漁看長江”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國際在線、央廣網等央媒以及江西電視臺、江西晨報高度新聞、今視頻等省級媒體第一站齊聚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入了解禁漁期保護區的工作進展、特色亮點和經驗做法,探尋這處候鳥“世外桃源”的安瀾密碼。
據介紹,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贛江入鄱陽湖三角洲的前沿,也是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飛的重要節點,為全球近10多萬只水鳥提供了中轉站、繁殖地和越冬地。
從2020年開始的長江十年禁漁,在保護區南山管理站站長李建新看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公共水域人為活動大幅減少,為候鳥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食物鏈,這幾年鳥類的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比如:東方白鸛以前觀測大概只有1000多只,現在動輒數千只。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南山管理站站長李建新
李建新告訴記者,隨著禁漁后候鳥的增多,碟形湖的控水保水成了保護區的重點工作。他們加強了對碟形湖的圍堰、矮堤、所損的閘門進行原地修繕和維護,爭分奪秒地蓄水,努力讓這些子湖泊群保持適當水位,為越冬候鳥在冬季來到保護區生活做好充分準備。
江西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郭恢財
保護區高級工程師郭恢財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管理局還運用“天、地、空”一體化監測保護候鳥,并聯合省內外10多個高校院所開展水質、水生物等生態環境研究、自然教育講座,聯手逾百名志愿者深入區內鄉村、社區開展愛鳥護鳥宣講活動。
大自然的恩澤造就了南磯濕地的生態之美,保護區工作人員的悉心呵護,得以讓這里候鳥云集、生生不息。現如今,萬里之外的數十萬只候鳥正陸續陸續趕來,保護區全體人員以蓬勃之姿,迎接更多候鳥的到來。
文字:資源管護科 郭恢財
圖片:宣教科 劉艷芳
編輯:趙 婧
責編:劉艷芳
審核:楊 鉞
監制:胡斌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