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8種懸猴
這種表情豐富
愛扮鬼臉的小家伙
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懸猴
懸猴(Sapajus)是靈長目懸猴科其中的一屬,分布于南美洲。以前此屬中的物種都歸為卷尾猴屬(Cebus),杰西卡·林奇·阿爾法羅等人于2012年重新分類,成立為懸猴屬。根據遺傳研究得出結論,懸猴(Sapajus)與卷尾猴(Cebus)在大約620萬年前發生了分化。有學者認為亞馬遜河的形成可能導致了它們的分化。
這兩個屬的中文名,即懸猴和卷尾猴經常被混用,至今沒有完全的確定,中文名大多由譯者的認知而定,對于物種名稱、分類的辨別以學名為準。
兩屬在形態上存在一些差異,懸猴的四肢較卷尾猴短,大多數懸猴的頭頂長有明顯的簇毛,耳朵附近的“鬢角”顏色暗,面部的皮膚顏色暗。它們的頭骨也有不同,尤其是雄性,懸猴的犬齒更短、更強壯;下頜更大、更厚;長有矢狀嵴,這些差別反映了它們的飲食習慣,懸猴可以進食堅硬的堅果和棕櫚果,而卷尾猴對于這類食物則難以食用。
懸猴的頭骨
眾所周知,懸猴在野外會使用工具,常常利用石頭砸開堅果和其他帶殼水果、甚至牡蠣。雄性比雌性使用這類方法的頻率更高,而在效率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它們還會利用石板挖掘土壤獲取食物,用樹枝探測水或者洞穴的深度。在抓獲節肢動物后,會先摩擦、擠壓它們,從中獲取刺激性的分泌液,這種分泌物被當做是天然殺蟲劑,涂抹身體。
懸猴屬中目前共有8個物種
黑懸猴
Sapajus nigritus
黑懸猴,分布于巴西和阿根廷,棲息在森林中,有很強的樹棲性,多活動在樹冠中,也會在地面覓食,因為那里有更加豐富的昆蟲和堅果。黑懸猴是群居動物,族群通常由6-20只組成,它們會通過身體、面部和聲音進行交流。
巾冠懸猴
Sapajus cay
巾冠懸猴,又稱青黑懸猴,分布在巴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和巴西的森林地區。以各種水果、種子為主食,也吃節肢動物、蛙、小型哺乳動物等。巾冠懸猴曾經是髯懸猴(Sapajus libidinosus)的一個亞種,自2001年起獨立為種。
金腹懸猴
Sapajus xanthosternos
金腹懸猴,又稱黃胸懸猴,主要生活在巴西的熱帶雨林,是樹棲動物,成小群的活動。主要以水果、種子、花、堅果、葉子和莖以及花蜜為食,也吃昆蟲、鳥蛋、蛙、小型爬行動物、蝙蝠或其他小型哺乳動物。
金懸猴
Sapajus flavius
金懸猴,又稱淡黃懸猴,只分布于巴西東北部的狹小地區,曾經認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但是在2006年被重新發現。在調查多個種群后,發現它們健康程度很好,有繁衍的能力,在不受外界侵害的情況下,金懸猴滅絕的風險很小。
黑帽懸猴
Sapajus apella
黑帽懸猴,分布在圭亞那、委內瑞拉、巴西西北部、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生活在熱帶雨林,是樹棲靈長類動物,結小群生活,成年的雄性占主導地位。膽子很小,受到驚擾時會迅速逃竄。它們的好奇心很大,對一些人類的物品感興趣,有時候會大膽的爬下樹木進行“盜竊”。
大頭懸猴
Sapajus macrocephalus
大頭懸猴,分布于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
髯懸猴
Sapajus libidinosus
髯懸猴,又稱黑紋懸猴,主要分布在巴西。它們是第一個在野外記錄使用工具的新世界猴,人們發現髯懸猴將堅果放在石頭砧上,同時用另一塊大石頭敲打堅果。從那時起,該物種的野生種群被觀察到使用更廣泛的工具。在發情期雄性會進行仍石頭表演吸引異性,但是受異性青睞的標準目前不得而知。由于它們經常的搬運大石頭和水果,加強了背部和腿部肌肉,髯懸猴比同屬的其他動物更善于直立行走。
黑冠懸猴
Sapajus robustus
黑冠懸猴,只生活在巴西東部的森林中,與其他懸猴不同的是,它們頭頂長著圓錐形的冠。該物種的飲食范圍很廣,包括水果、種子和節肢動物,以及蛙、小型哺乳動物。黑冠懸猴除了會使用工具外,有可能會“種植”食物,它將帶有果實的多個枝條插入地面的泥土中,這種情況只被觀測到1次,目前不清楚它這樣做的目的。
8種懸猴的分布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