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動植物科普--威氏鼷鹿
媒體:西雙版納州林業(yè)和草原局 作者:內詳
專業(yè)號:劍湖濕地管護局
2024-01-30 10:48:58
動植物科普--威氏鼷鹿
西雙版納州林業(yè)和草原局專業(yè)號 2024/1/19 18:27:01
中文名:威氏鼷鹿
拉丁學名:Tragulus Williamsoni
別名:小鼷鹿、鼠鹿、小跳麂、馬來亞鼷鹿、小鹿、改范(傣)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真獸亞綱
目:偶蹄目
亞目:反芻亞目
科:鼷鹿科
屬:鼷鹿屬
種:小鼷鹿
分布區(qū)域:中國云南、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緬甸
級別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威氏鼷鹿(學名:Tragulus Williamsoni),別名小鼷鹿,共38個亞種。體形略比野兔大,體重1.3~2.0kg,體長420~630mm,肩高約200mm,是僅次于蹄兔目成員最小的有蹄類動物,也是鼷鹿科種體型最小的一種。面部尖長,無角,雄性有發(fā)達的獠牙,四肢細長,前肢較短。雄獸和雌獸的頭上都沒有角,第一枚門齒呈鏟狀,第二、第三枚門齒和犬齒都呈條狀,鏟狀的門齒之間還有空隙。雄獸的犬齒較為發(fā)達,露在外面形成獠牙,是它決斗時的主要武器。鼷鹿習慣于夜間生活,主要在黃昏活動。以植物的花果及其他落地野果為食。每年主要在6~7月交配,其他月份也可繁殖。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蘇門答臘等島嶼。
該物種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閱讀
258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