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訪談企劃 | 愛是會發光的
特殊訪談企劃 3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默默付出的人——工作人員志愿服務隊,踐行“生態環保大于天”的生態文明理念,用實際行動推廣自然教育。他們除了是濕地的一名工作人員,更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志愿服務隊的一名志愿者,貢獻自己的休假時間,來濕地服務;為踐行公益環保的人們,筑建實現夢想的舞臺。
本期“特殊訪談企劃”特別邀請到環保志愿教師懶貓(操旻明)帶領大家走進華僑城濕地工作人員——自然教育板塊生態培訓主管胡悅(山羊)的自然故事。
當我得知采訪的對象是胡悅,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山羊時,我耳邊立刻響起了一串如銀鈴般悅耳的爽朗笑聲,眼前浮現出笑起來如月牙一般彎彎的眼眸,這是一位讓你想到就歡欣愉悅的姑娘。
初識山羊是在十期環保志愿教師初階培訓上,山羊是這期培訓的主要負責人,這也是她的主要工作——志愿者培訓。眼見她談笑風生,運籌帷幄的神態,我不由得暗暗猜想,這姑娘到底多大年齡啊?看她一頭長發及腰,環佩叮當,應該是未嫁的小姑娘吧!?可看她對工作的熟練與自信,又感覺她應該工作有些年頭了。
果然在采訪中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她笑著回答我:“雖然我在濕地的工作時間才兩年多,但是大家都以為我是個“老人”了。”我想這一定與山羊的工作狀態密切相關。
教育
回溯往昔當山羊還是深圳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時,按她最初的想法,她的志向是做自然保育,為自然環保做真切的行動。2014年(大二)的時候,她進入深大觀鳥學會成為會長,也因為這個契機山羊開始接觸到自然教育這個領域。她發現自然教育蠻有意思的:“是我喜歡的菜。”于是從保育到教育,自然而然的走到了這個領域。
NEW
談到剛剛入職的時候,山羊感慨到真的非常非常的忙,也面對諸多挑戰。正是這種挑戰下,才能讓自己快速成長、成長為一棵大樹。
志愿者的很多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非常瑣碎,而且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知識和內容,需要耐心細致地持續統計和跟進。于是從一個懵懵懂懂的青澀少女到現在修煉十八般武藝的山羊,成為了大家口中面面俱到的“老人”了。
山羊坦言,這段時期對于自己非常的重要,非常的難忘。在這個舞臺上,容不得猶豫和退縮,必須勇往直前,全情投入。也正因如此,初出社會的她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自信心得到了鼓舞,努力工作得到的成績也給予了自己強烈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這段經歷成為山羊人生中的一塊里程碑。
保持好奇心是山羊萃取知識的原動力,學無止境是山羊的座右銘。
正因如此,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在休息時報名了康奈爾大學的《環境改變理論》系列課程。同時,她也在工作中不斷的突破自我。以往負責的三期培訓中,每一次都當作第一次一樣認真對待,對自己的課件方案和培訓內容不斷進行調整優化。不僅僅讓新加入的志愿者感受到培訓的生動有趣,而且讓往期的志愿者們都倍感新鮮,總想跟著山羊去開展新的培訓。
成長
談到自然時,山羊仔細地思考、斟酌著說:“自然教育是需要慢慢積累的,不能一蹴而就,是融入生命中的一個長久的過程。人與天地相應,人與草木同歸。與自然共存、共生、共榮,而不是竭澤而漁。我們需要學會正確地和自然相處,敬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在與自然相處中找尋自己。”
在談到對自然教育工作的心得時,山羊如是說:“對于這份事業,一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和熱愛的話,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但我相信,愛是會發光的,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影響身邊的人,潛移默化地去熏陶身邊的人,我相信如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就像是那顆擲于水中的石子,希望可以改變人們對于自然的態度,哪怕只是在人心中泛起層層漣漪,那也足夠了。”
這個愛美,愛笑,愛思考的山羊就像一塊儲備著巨大能量的原石,在自然教育的路上堅定的走著,帶著更多的憧憬,去播撒希望的種子。就像她所相信的珍·古道爾的那句話一樣“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才有希望。”
·THE END·
文字:懶貓
編輯:企鵝
圖片:山羊、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陳銀潔
主編:孟祥偉
想要了解更多環保志愿教師訪談的文章么?想要看到更多可愛的志愿者的精彩瞬間么?掃描二維碼進入志愿者訪談目錄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