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司機成畫家登上歐洲藝壇,成名后卻跑回家鄉做了這件事
15年前的一場車禍,讓卡車司機孔龍震下決心成為一名畫家。
他一邊開卡車,一邊畫畫,辛苦多年終于實現了夢想。
但他還有一個心愿。2014年,孔龍震用賣作品得來的第一筆3萬元買了200多套畫材,送給了老家鄉村學校的每一個孩子。他說,“我26歲才第一次走進美術館,我想讓他們6歲就知道繪畫的魅力。”
從卡車司機到畫家
孔龍震的追夢之路頗有傳奇色彩。1982年出生在河南鄉下的他,從小不愛聽課,只愛涂鴉、畫畫,喜歡趴在課桌下面臨摹,把幾乎所有的課本都涂滿了奇思怪想。
“他們都說我是學校里畫得最好的人。”
15歲那年,由于讀書成績不好,孔龍震輟學到北京、廈門等地打工,最終靠開卡車養家。但在那狹小的車廂里,他緊握著方向盤,眼前是走不完的漫漫長路,心里還是“我要畫畫”的念頭在無法抑制地沖撞。
直到2005年,一次卡車事故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在福建龍巖,孔龍震途經一個長達40公里的下坡路,剎車失靈。“那一刻,我覺得自己馬上要死了。”他瘋狂地按喇叭,咬著牙沖進了避險車道,才保住了性命。
“我應該去畫畫。”死里逃生后,孔龍震決心重拾心底畫畫的夢想。他買了很多教材自學,一有空就在車上畫畫。
在卡車駕駛室里作畫,源自紀錄片《開卡車的藝術家》
2012年夏天,中央電視臺追夢人公益廣告制作組找到了他。短短3分鐘的《開卡車的藝術家》,讓公眾知道了孔龍震的畫家夢,也讓那些“養在深閨”多年的作品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愛。他甚至被丹麥康納畫會邀請到歐洲舉辦個展,得到了國際性藝術組織的認可。
孔龍震2012年作品《在路上》,開卡車空閑時間的藝術創作
26歲才走進美術館的他,想讓孩子們6歲就能學畫畫
“當時有個圓夢節目問我有什么心愿,可以幫我實現,我想了一天,總想為村子里的留守孩子們做點事情”,孔龍震說,“我26歲才第一次走進美術館,我想讓他們6歲就知道繪畫的魅力。”
2014年,孔龍震賣畫有了一點積蓄,便拿出3萬塊錢,給鄉村學校的孩子們買了200多套畫材。他還在鄉村小學里舉辦了一場藝術展,把從城里拉來的作品陳列在教室里,按照正規藝術展的標準標上了作者和價格。
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是村子里的第一場藝術展。“我在那些作品上標注了價格,只是想告訴孩子們,不管老師、父母支不支持你畫畫,畫畫都是一件好事情,不是不務正業,畫畫也可以謀生,這不是需要遮掩躲藏的事情。”
僅僅送畫材當然是不夠的。鄉村地區美育資源匱乏,缺老師、缺畫材,也缺資金。村子里的美術老師身兼數職,一個人要教三代人,教完爺爺教爸爸,教完爸爸再教孩子。和美術教育、展覽資源豐富的城市孩子相比,有的鄉村孩子可能連畫筆顏料都沒見過。
孔龍震于是租下一個廢棄的院子,經過改裝,拉來畫材和圖書,取名“星火書舍”,長期對孩子們開放。
星火書社前孔龍震和孩子們的合影
后來,院子因年久失修,幾次下雨就成了危房,藝術傳播機構藝高高創始人曹啟泰先生便出資幫助孔龍震修建了新的美育空間——“開始藝術教室”。
志愿者藝術家和孩子一起畫畫
“真正會畫畫的孩子是不用教的,他們比誰都會畫。”孔龍震認為自己不是在教孩子,只是將外界他們不曾接觸過的世界展現給他們。他相信每個孩子都擁有天賦,不需要人為的過度干預,只需要引導他們發現美、感受美和表現美。
孩子們正在畫室院子里作畫
他經常帶孩子們出去寫生,孩子們遞來的每一張畫他都認真點評。“我會夸贊他們、鼓勵他們,小時候沒有老師鼓勵我,我想讓他們樹立自信”。
孩子們在田野寫生
為農村孩子開展美育,有必要嗎?
在孔龍震的藝術畫室里,一個四年級的小姑娘讓他印象深刻。
她剛進畫室時,同學們就大聲地說:“她是我們學校畫畫最好的人”,讓孔龍震仿佛看到了童年的自己。
可惜的是,小姑娘的爺爺覺得畫畫是一件不務正業的事情,沒有必要花費太多時間,便喝令她不許再來畫室,也不許再畫畫。
村子里的偏見20年后依舊存在著。孔龍震小時候因為畫畫被父親和老師打罵,長大后,仍然有很多家長跑到畫室,揪著孩子的耳朵讓他們回家。
“他們還是覺得這些是沒用的東西,但不是這樣的,畫畫不是有罪的,這是對美的追求,是刻在每個人骨子里的本能。”
小姑娘正等待孔老師點評
為農村地區的孩子開展美育到底有沒有必要?與應試教育和技術教育相比,美育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嗎?孔龍震相信,藝術是一門沒有標準答案的教育,對農村孩子而言,藝術能開拓視野,甚至改變孩子的一生。
“如果沒有畫畫,我現在肯定還在跑卡車,日復日,年復年地干下去,重復我父輩的命運。”在閉塞的村子里,很多孩子沒接觸過外面廣闊的天地,連藝術都不知道是什么,又怎么會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呢?這些孩子,就連做夢和理想都要比城市孩子貧瘠一些。
“所以我想讓他們看看,有的東西看到了就是得到了,很多時候就是那么一瞬間,一顆小小的種子就被埋下了,也許一個小孩第一次聽了吉他演奏,他的音樂之門就打開了,我只是想給他們更多的可能性。”
與孩子們一起創作作品
孔龍震并不指望自己能培養出藝術家。“我只是想把這個地方作為一座燈塔,能夠在一些偏見與謾罵中為那些喜歡畫畫、想要表達內心的孩子照亮一點點路,給他們的童年多一些色彩。”他很喜歡孩子們的作品,因為那是真誠、真實、真摯地從心里開出的花。
如今,成立這間鄉村藝術教室已有5年。孔龍震也有了更遠的想法,“我想去全國更多地方組織巡回的藝術教室,為那些偏遠鄉村的孩子送套畫具。”
這個想法正在逐漸變為現實。2019年11月,“開始藝術教室”從孔龍震家鄉的小村子延伸到全國更多被山嶺阻隔的地方,為留守兒童提供繪畫藝術教育,并將在貧困偏遠的鄉村設立藝術教室,組織藝術家探訪支教,開展線上的公益課程。
一位觀看線上授課的孩子正在認真畫畫
一位觀看線上授課孩子的作品(帽子的花紋像“人”的形狀緊緊圍繞著五角星)
多年前,孔龍震第一次送給村里孩子200多套畫材時,村長非常不解,認為那些孩子是糟蹋東西,何必要花這樣的錢,但在孔龍震看來,這些畫材更像是一把鑰匙,一顆未來的種子,只要有的孩子能因此發現自己內心的熱愛,對孔龍震來說,那就足夠了。
鄉村藝術教育這件事,就像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支持“開始藝術教室”,就是燃起鄉村藝術教育事業的一點“星火”,為鄉村孩子的童年帶去更多色彩。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