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當前新冠病毒流行情況怎么樣?為什么“陽”過以后還會再“陽”?針對公眾關心的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
中國疾控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我國新冠疫情在今年二月份平穩轉段以后,進入局部零星散發態勢,從今年4月下旬開始,疫情有所上升,5月中旬以后進入了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態勢。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王麗萍:從發熱門診就診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到4月下旬以來就診的患者雖有所增加,但是整體這個量還是要遠遠低于上一波疫情流行高峰的時候發展門診就診量。患者絕大部分還是輕癥的患者,所以結合多渠道我們監測的數據研判,在接下來這段時間,由XBB系列變異株引起的疫情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全國整個疫情防控形勢還是平穩可控的。
專家提醒公眾,預防感染仍要繼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王麗萍:要是去醫療機構、養老機構這樣一些場所的時候,尤其是對于老年人有慢性病基礎疾患的人員和孕婦這樣一些重點人員,我們還是建議他們要佩戴好口罩。
二次感染是否癥狀更重?是否會留后遺癥?
針對公眾普遍關心的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癥狀是否嚴重?“陽”的次數越多癥狀是否會越重,對身體的傷害是否越大?患者應如何處置病情?是否會留下后遺癥等問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現在我們觀察到的(二次感染)人群主要是年輕人和青壯年,就是18歲到60歲這個階段的人。一般3~5天的時間,可能第一次“陽”的時候大部分人需要5~7天,所以大家感覺沒有第一次那么緊張了。整體的這些年輕人青壯年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還是在第一次感染之后獲得了抵抗力,在面對第二次的時候就能夠更輕松地、更容易地戰勝病毒,恢復得更快一些。
專家建議,患者不要帶病上班,否則不利于感染者恢復,還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如果有發燒、呼吸道癥狀還是要休息,如果經過休息之后感覺癥狀還在加重,尤其是超過5天了,還是有發燒甚至高燒、胸悶憋氣這樣的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癥狀不嚴重的,絕大多數人在5天左右是能夠康復的。
對于一些人擔心的新冠后遺癥問題,專家也做了解釋。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 李侗曾:有一些患者恢復得比較慢,但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一般說要超過三個月仍然存在著這些癥狀,我們叫它“后遺癥”,實際上超過三個月之后再來就醫的仍然有癥狀是非常少的。國外的一些報道后遺癥更重的,主要依據的是一些脆弱人群、老年人和基礎病比較多的人群。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