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知識又好玩!這樣的自然教育課堂趣味十足
近日,盤錦市林濕局與GEF—UNDP遷飛保護網絡項目聯合開設了“蘆蒲自然教育課堂”。旨在通過“蘆蒲自然教育課堂”,讓濕地和鳥類保護等自然科學知識走進民間社會組織、社區居民、中小學生等群體,激發人們對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學生們通過手工編織和創造,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
近日,盤錦市林濕局與GEF—UNDP遷飛保護網絡項目聯合在盤山縣實驗學校、遼河油田興隆臺第一小學、興隆臺區第二小學等地開設了“蘆蒲自然教育課堂”。同時,開展了“待候鳥歸巢”蒲草手編鳥巢掛樹、黑嘴鷗手工編織課程進校園、“濕地講堂”進校園等主題活動。
盤錦市林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設立“蘆蒲自然教育課堂”,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培養情趣,把生態教育延伸到校園、家庭和社會,全面形成全社會關心參與保護濕地和候鳥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鞏固提升盤錦“國際濕地城市”創新成果。
老師為學生們講解如何進行手工編織和創造。
活動開展過程中,不但有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為學生授課,講解盤錦濕地的重點物種“濕地三寶”——黑嘴鷗、丹頂鶴、西太平洋斑海豹;還有蒲草編織非物質傳承人,耐心細致地教授學生們如何編織鳥巢、鳥兒等。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蘆蒲自然教育課堂”進行手工編織和創造,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以及給予人類的回饋,提高了對鳥類的認知和對候鳥遷徙的保護意識,以后要從自身出發,凝聚身邊力量,共同保護濕地和鳥類。
“蘆蒲自然教育課堂”還將陸續走進西安鎮小亮溝葦藝草編非遺手工坊等民間組織以及社區等場所,同時開設草編優秀作品征集、“濕地講堂”、知識科普等主題活動,組織更多層面的群眾利用蘆葦、蒲草等濕地資源,進行自由手工編織和創造,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回饋、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以此促進受眾人群的社會參與和貢獻,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盤錦市林濕局和GEF—UNDP遷飛保護網絡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蘆蒲自然教育課堂”的創辦,深入探討如何充分利用濕地資源優勢,帶動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居民尤其是婦女和老人參與進來,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打造盤錦文化品牌,帶動群眾致富。(記者 李博/文 邵思雨/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