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葉須魚 “回歸”
供圖
保護高原濕地
經過一場細雨的澆灌,香格里拉國家公園綠意盎然,一曲曲悠揚動人的生命樂章隨之吹響。
“據有關單位調查與監測,目前,中甸葉須魚在碧塔海中的資源量約為1萬尾。”香格里拉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金瑛告訴記者,近兩年的調查顯示,中甸葉須魚僅分布于小中甸河和碧塔海兩個水域。其中,分布于碧塔海湖中的中甸葉須魚種群是保存最完好、數量最大的一個種群。
中甸葉須魚是香格里拉的特有魚種,是第四紀冰川時期保存下來的原始中甸葉須魚類。香格里拉國家公園作為“森林—湖泊—沼澤—草甸—冰川雪山”復合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也是珍稀物種重要棲息地,是我國西南珍稀瀕危物種的集中分布區,分布有油麥吊云杉、中甸葉須魚等特有野生動植物1000多種,也是中甸葉須魚全球唯一的分布區。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中甸葉須魚受棲息環境、外來物種等因素的影響瀕臨滅絕,中甸葉須魚保護迫在眉睫。”金瑛說,過去,碧塔海中僅有中甸葉須魚這一種魚類存在。2009年,泥鰍、大鱗副泥鰍等外來種群在碧塔海被發現,2013年形成規模。根據2015年和2017年對碧塔海的調查,中甸葉須魚在所有魚群中的比例分別為6.4%和0.9%。“令人擔憂的是,當人類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大于35%時,中甸葉須魚種群將很可能在50年內滅絕。”金瑛說,公園管理局一方面依托中央財政投資,實施一批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設立科研監測樣地,開展一系列科學研究;另一方面,加強區域巡護管護,嚴禁捕撈,嚴禁放生。同時,加大宣傳引導力度,不斷提高廣大農牧民生態保護意識。
香格里拉國家公園內保留著原住居民4個村民小組160戶800余人。為實現公園社區和諧穩定發展,逐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當地通過特許經營、生態護林員等多種形式鼓勵社區群眾參與到國家公園建設中來,加強社區發展培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不僅如此,公園從2019年9月開始,加強對中甸葉須魚親本的捕獲,并對捕獲的親魚性腺成熟度進行嚴格檢查,實行捕獲到成對(一雌一雄)性成熟親本立即催產。2019年9月2日至9月13日,科研單位在野外捕獲中甸葉須魚親魚290尾次,共孵出仔魚2191尾,平均孵化率70.88%。經過不斷努力探索,基本形成了中甸葉須魚人工繁殖的操作方法和規程。
香格里拉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充分發揮豐富的生物資源、獨特的景觀資源和燦爛的文化資源優勢,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理念,積極開展國家公園體制探索。經過一系列保護措施,中甸葉須魚實現了從少到多、從多到優的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卓有成效。
本報記者 張帆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