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緬甸圣貓-伯曼貓
媒體:動物世界 作者:迪拉多
專業號:錢佳弘
2023-04-27 08:15:58
伯曼貓又稱緬甸圣貓,傳說最早由古代緬甸寺廟里的僧侶飼養,視為護殿神貓,18世紀傳入歐洲逐步進化定型。伯曼貓溫文爾雅,非常友善,叫聲悅耳,喜歡與人作伴,對其他貓也十分友好。
伯曼貓屬于中型貓,有且僅有重點色塊,肌肉結實,四肢中等長度,腳爪大而圓。
頭部寬圓適中,臉頰豐滿,鼻子中等大小。
眼睛差不多為圓形,眼角稍吊,為藍寶石色。耳朵為暗色,中等大小,尖成圓弧形。
尾巴中等長度,與身體協調,尾毛濃密。披毛,中長毛,不會糾結,容易梳理,毛長而厚密,毛質如絲,細密而富有光澤,頸部飾毛長。
頗有特色的是伯曼貓的四肢末端為白色,被稱為四肢踏雪,前肢的白色被稱為手套,后肢的白色則被稱為蕾絲。
它們喜歡在地上活動,但并不熱衷于跳躍及攀爬,亦喜愛玩耍,但從不對其飼主有所要求。
愛干凈,在舒適的家中生活很愉快,天氣晴朗時也喜歡到庭院或花園里散步。
歷史起源
在現代歷史中記載,一對伯曼貓首次于1919年從緬甸運到法國,在運送途中,雄貓死去,只剩下母貓及其腹中小貓,自始伯曼貓在歐洲不繼發展,于1925年在法國被確認。但在二次大戰期間,全歐洲的伯曼貓只剩余兩只,為了挽救這個瀕危的品種,繁殖家唯有以異種交配方法,重新建立這個品種。自始以后,一般伯曼貓的注冊必須最少有五代的純種血統。
伯曼貓于1966年被英國確認,而CFA則于1967年承認這個品種。
一只理想的伯曼貓應是中大型、強壯、擁有長而幼細的披毛,但不及波斯貓般豐厚。毛色方面則應該是淺色,像蓋上一層金黃色。重點色在面、腳和尾巴,四爪的白手套標記則是伯曼貓的獨特之處。眼睛應該是圓而大,呈藍色。
閱讀
136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