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賊”麻雀為人類保護了生態平衡與農業豐收
一、為人類保護生態平衡與農業豐收的麻雀,曾經被污蔑為“家賊”。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首詩用來描述麻雀的榮辱遭遇十分貼切。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因為糧食短缺,極少數假農業專家把麻雀吃糧食的一個微小問題無限擴大,卻無視麻雀吃害蟲與保護生態平衡、農業豐收的重要作用,欺騙政府把“麻雀、蒼蠅、蚊子、老鼠”一起作為四害,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場“除四害”運動,導致麻雀在中國瀕臨滅絕。
事實是,由于麻雀數量的急劇減少,農田里的害蟲失去了天敵,就開始肆虐,導致了糧食產量不增反降。這場人鳥大戰,最終以人類的慘敗告終。
讓人們開始反思,重新審視麻雀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麻雀雖然會吃一些糧食,但它們也吃大量的害蟲,對農業生產的貢獻遠遠大于其造成的損失。
為了保護中國本土麻雀不滅絕,在西伯利亞引進上萬只樹麻雀,與本土麻雀進行交配繁殖,麻雀數量逐漸增加。
那些欺騙政府把“麻雀”定為“家賊”的假農業專家與現在那些與無良老板內外勾結制作假合格環評報告來破壞濕地、草原、森林、江河湖海的無良生態專家一樣才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民的“家賊”。
中國人民應該用“除四害”的狠勁,除掉當前破壞生態環境的唯一的“一害”家賊:“無良專家”,中國的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根本性保護。
二、樹麻雀的重要特征。
樹麻雀別名麻雀、家賊,是雀形目、雀科、麻雀屬小型留鳥。
嘴一般為黑色,額、頭頂至后頸栗褐色,頭兩側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頭側極為醒目;下體污灰白色、微沾褐色;腳和趾等均污黃褐色。
中文名:樹麻雀;拉丁學名 Passer montanus;
別名:麻雀、家雀、老家賊等;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雀科-麻雀屬-樹麻雀;
監測拍攝地點:松花江南岸草皮溝濕地。
監測拍攝人員:龐明路、欒業明。
監測拍攝時間:2024年7月11日。
樹麻雀有10個亞種,分布在黑龍江省松花江沿岸屬于樹麻雀東北亞種。
樹麻雀繁殖期3-8月,自然生長狀態下壽命多數在4年以內。
中國麻雀種類主要包括樹麻雀、家麻雀與山麻雀。
三、樹麻雀飲食結構幫助人類保護了生態平衡與農業豐收。
喜歡棲息在有人類生活的各種生境。
食性較雜,主要以谷粒、草子、種子、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繁殖期間也吃大量昆蟲,特別是雛鳥,全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昆蟲主要來自鞘翅目、鱗翅目、同翅目。
麻雀雖然會吃一些糧食,但它們也吃大量的害蟲,面對麻雀為人類保護生態平衡與農業豐收做出的突出貢獻,麻雀吃的那點糧食損失微小的不值一提。
四、樹麻雀的棲息習性保護了濕地生態系統等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樹麻雀是人類的主要伴生鳥類之一,也是中國城市鄉村常見鳥類之一,喜歡成百上千只集群活動,大多在固定生活區域內生活、繁殖和覓食,對于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
樹麻雀生活環境主要是在人類生活環境周圍的城市、農村的房舍庭院、山地丘陵、平原農田、林間、草原、沼澤濕地內,為保護濕地、草原、森林、農田農作物健康生長和生物多樣性做出了突出貢獻。
五、樹麻雀營巢方式主要有三種。
1、喜歡營巢于人類居住平房屋檐下、橋梁拐角處;
2、在村子周圍的樹洞、墻洞、土洞、巖石裂縫里營巢;
3、在灌木林、喬木林樹枝間營造洞外巢;
4、占用或者搶奪喜鵲的巢穴等生活繁殖。
樹麻雀的巢呈杯狀或碗狀,洞外巢則為球形或橢圓形,有蓋,側面開口,樹麻雀一生在這些巢穴里棲息繁殖,為人類生活區帶來無窮的生命活力和樂趣。
六、留鳥麻雀具有智慧的遷徙習性。
在寒冷山區,由于季節氣候變化劇烈,為了取暖越冬和覓食,在秋末冬初,麻雀會順應自然的從海拔較高的上游地區遷徙到相對溫暖的下游地區越冬生活,生物學上叫垂直遷徙現象。
新疆、青海地區游牧民的春秋兩季的轉場,就是一種與麻雀短距離遷徙一樣的發展生存方式。
七、麻雀種群現狀與保護級別;
樹麻雀估計全球數量為2000萬,對于保護地球生態平衡與糧食安全起到很重要作用。
依靠麻雀等鳥類物種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平衡,來保護生態平衡和消滅農業害蟲是確保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方向。
但是,由于棲息地的破壞、化肥農藥大量使用,樹麻雀種群數量出現了下降趨勢,所以應該加以保護。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八、急需實施的保護麻雀的方式方法。
解決辦法1:
提高城市和農村喬木林、灌木林株數和面積,為麻雀搭建巢穴繁殖后代提供生存基礎。
解決辦法2:
嚴厲打擊違法放牧、違法割草、割蘆葦等對濕地、草原、森林生態系統的毀滅性破壞,確保濕地、草原、森林里的綠色植物正常繁殖,為麻雀等鳥類提供足夠的種子、嫩芽、嫩葉、蟲子、魚蝦等食物來源和筑巢基礎,保護麻雀等鳥類數量的生態平衡,確保生物多樣性。
解決辦法3:
適度保留農村平房數量、尤其是保存泥草房數量,對于保護麻雀搭建巢穴和促進麻雀數量的合理增長非常關鍵。
農村人口在極速下降及城鎮化建設增速,農民平房、尤其是泥草房正在被大批量扒掉和快速消失,這嚴重破壞了麻雀搭建巢穴的生存基礎,麻雀的生存處境卻日益艱難。
九、保護麻雀與確保全中國生態平衡、農業豐收具有緊密的共生共存的關系。
—哈爾濱市方正螞蟻河三角洲省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科長龐明路
2025年2月21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