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手植柏:民族根華夏魂
全球華人景仰 從黃帝手植柏到中華世紀柏傳承著生生不息的血脈
柏樹黃帝,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柏樹是長壽之樹,是長青之樹,被譽為“百木之長”。柏樹所具有的斗寒傲雪、正氣凜然、堅忍不拔、不腐不朽的高貴品質,在中國人的內心世界,是一種真實的精神存在。黃帝陵在橋山古柏中,在陵園植柏的傳統習俗,恰如其分地烘托民族血脈生生不息的氛圍,體現了中華文明長盛不衰的愿景。黃帝陵古柏林是中華民族重要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也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史的"活證人"。
黃帝手植柏
黃帝手植柏:民族根華夏魂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從黃帝手植柏,到中華世紀柏,延續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與文化血脈。
中華人文始祖與黃帝陵
炎帝、黃帝、蚩尤是“三皇五帝”時代世代相近的三個代表人物。這三位大英雄,也是三個部族的大首領。這三大部族所處的歷史時期,是采集與農耕交替,采集向農耕過渡的時期。農業的發明,使部族產生了劃界定居的選擇,大的部族集團,更引發了劃域而治甚或擴域而統的欲望。在與炎帝、蚩尤的部族爭鋒中,黃帝部族獲得完勝,由此開啟了三大部族大融合,形成了后世稱之為華夏的部族,也即華族,或華夏。這一偉大歷史進程,演繹出華夏文明驚天動地、波瀾壯闊的美麗畫卷。追根溯源,自然而然,黃帝也就成為中華各族共同推崇的“人文始祖”。
司馬遷在《史記》中載明“黃帝崩,葬橋山。”陜西橋山黃帝陵是“正統的”黃帝陵,是供奉祖先神靈的地方,也是全球華人精神永駐的圣地。
黃帝,5000年中華文明的光輝符號。在19世紀與20世紀交替之際,黃帝再次成為凝聚民族復興偉大力量的一面旗幟。1942年,抗日戰爭進入最為艱苦卓絕的時期,國民政府為動員抗日救亡力量,改陜西的中部縣“橋陵”為“黃帝陵”。“黃帝陵”所在地的縣,也于1944年由中部縣改稱黃陵縣。
數千年來,祭祀黃帝從未中斷。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宋、元,一開始人們將黃帝作為天神、帝王祭祀,后來更多地將黃帝作為祖先祭祀。每個中國人都將面對兩個意義的祖先,一個是血脈意義的祖先,傳承著基因密碼;一個是文化意義的祖先,傳承著文化密碼。不敬鬼神敬祖先,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顯著標志。
形似飛龍的黃帝手植柏側枝
黃帝手植柏與古柏之林
黃帝陵深藏在橋山巔的古柏中。黃帝陵區是古柏之林,柏樹之海,是全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林。
黃帝陵古柏林面積160公頃、8萬余棵,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余棵。黃帝陵古柏,不僅數量多、樹齡長,而且品種齊全,以側柏為主,兼有扁柏、圓柏、刺柏等。特別是黃帝陵側柏,采擷日月精華,參天蔽地,森森然然,數千年昂然聳立,從容淡定,雄視天下。黃帝陵的“龍柏”如一柱擎天,直刺蒼穹,樹干螺旋上升,彰顯龍的氣度與神韻。而且,黃帝陵古柏多有“龍化現象”,古老的柏樹枝干要么似龍頭,像龍身,如龍爪,若龍須,關于龍的所有意象,在黃帝陵古柏樹上皆可尋見蹤跡。這是一個需要現代科學破解的“神秘現象”。
黃帝以及黃帝陵的古柏,為我們留下錚錚向上的氣度和不屈不撓的靈魂。無論是國阜民豐的年代還是飽受屈辱之時,龍的傳人總是保持內心強大與堅韌,佑我中華文明成為人類文明長河中唯一不曾斷裂的偉大文明。
在黃帝陵古柏中,最馳名最具影響力的首推“軒轅柏”。軒轅廟門內西側一棵高大古柏,傳為軒轅黃帝所植,人稱“軒轅柏”,亦稱“黃帝手植柏”,這是中華民族植樹的先聲。
數千年來,人們敬仰黃帝,也敬仰黃帝所植之柏。自從有了在陵園植樹的習俗之后,祭祀黃帝活動,增加了植樹內容。在祖先陵區所植之樹是與祖先心靈對話的追思之樹,是歌頌祖先豐功偉績的頌德之樹,是向祖先報告后世發展成就的和平之樹、繁榮之樹,也是祈求祖先庇佑的護佑之樹。
黃陵古柏群
從軒轅柏到中華世紀柏
當地諺云:“七摟八乍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軒轅柏歷經數千年,枝干蒼勁挺拔,柏葉青翠。樹高19米,胸圍11米,直徑3.5米。軒轅柏贏得了“世界柏樹之父”、“中華名木之首”的稱譽。
軒轅廟“人文初祖”殿前西側,距軒轅柏不遠處有一巨柏,稱之“掛甲柏”,也稱“將軍柏”。漢武帝祭祀黃帝,令18萬大軍列隊俯首默祭。武帝卸甲,掛在殿前一棵柏樹上,登九轉祈仙臺祈禱黃帝保佑他長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保佑大漢江山永遠太平。此后,漢武帝掛過盔甲的柏樹,周身斑痕密布,縱橫成行,柏液中出,似斷釘在內,枝干皆然。
在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據傳說,農歷是黃帝編制的歷法,農歷二月二是黃帝的誕辰日。公元2000年3月7日,農歷的“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在黃帝陵栽植了一棵柏樹,取名:中華世紀柏。
為了栽植好“中華世紀柏”,人們采集了34個省(區、市)及特別行政區的土壤培植,掬黃河、長江入??谥疂补?,以此表達中華各族對軒轅黃帝的仰慕、緬懷之情和對新世紀的祈福之意。“中華世紀柏”不是黃帝陵古柏,而是“中華名木”,它象征著民族團結、國家昌盛。
從“黃帝手植柏”到“漢武帝掛甲柏”,經歷兩千多年建立了大漢朝。從“漢武帝掛甲柏”到“中華世紀柏”,又經歷了兩千多年,這是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古柏枝干蒼勁挺拔
科學保護續寫生命傳奇
黃帝陵的柏樹也是柏樹,作為有生命的樹木,也要經歷生老病死,也要面對生死輪回。黃帝陵的柏樹又不是一般柏樹,它是生命的載體,也是文化的載體。
黃帝居功至偉,萬世敬仰,黃帝陵的柏樹也受到了歷朝歷代的精心照顧,萬般呵護。一直延續至今,黃帝陵管理局常設林務管理機構,專司其職,負責黃帝陵樹木的培育、保護和管理。
病蟲是樹木的天敵。自1986年5月黃帝陵有400畝柏樹林遭受明紋側柏松毛蟲侵害后,黃帝陵防治病蟲害逐步走上了科學防治之路。
蟲害肆無忌憚,火患更加危險。蟲害是天災,火患多人禍。黃帝陵柏樹防火,責任重如泰山。為預防黃帝陵柏樹火患,陵區柏樹林實行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嚴禁火種入林,建立健全了防火視頻監控系統,有兩支防火預備隊全日巡邏檢查、快速應急,確保萬無一失。
千百年來,人們在黃帝陵柏樹林防盜、防火、防病蟲上竭心盡力,功不可沒。進入新世紀,林業人開始了古柏“防老化”的科學探索。2011年,國家林業局森防總站牽頭,陜西省林業廳、黃帝陵管理局、北京北植唯嘉園林公司等單位聯合為黃帝陵古柏“量身定做”復壯保護項目,一代代炎黃子孫將在拜祭先祖時欣賞到“古樹新姿”。
2012年,陜西省林業廳等部門啟動了黃帝手植柏克隆擴繁保護工程,培育出與“黃帝手植柏”遺傳品質、基因完全相同的再生植株,在遺傳學上與黃帝手植柏完全一樣,保證黃帝手植柏遺傳資源純正。
世間沒有長生不老的人,也沒有長生不老的樹。但是,黃帝和他的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樹木檔案:
柏樹,是一種常綠喬木,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柏科共22屬約150種,分布于南北兩半球。中國國產8屬29種7變種,分布幾遍全中國。另引入栽培1屬15種。柏樹包含側柏、圓柏、扁柏、花柏等多個屬。柏樹分枝稠密,小枝細弱眾多,枝葉濃密,樹冠完全被枝葉包圍,從一側看不到另一側,多為墨綠色的圓錐體。樹皮紅褐色,縱裂。小枝扁平。葉鱗片狀,小形。雌雄同或異株,球花單生枝頂。球果近卵形。種子長卵形,無翅。
作者簡介:
黨雙忍,經濟學教授,生態文化學者,三農治理專家。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F任陜西省林業局副局長、陜西省林科院院長、大秦嶺研究院院長。出版《秦嶺簡史》《中國樹文化》《學習力》《制度并軌與城鄉統籌》《三農治理策論》等著作。先后在耶魯、北大等演講《大秦嶺·中國芯》,致力于創建秦嶺學。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