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山水之間?三晉古樹檔案】驚艷時光銀杏王
我被大家稱為銀杏王,是目前公認的山西最大也最古老的銀杏樹,是晉城市所有樹種中最粗大的十大樹王之一,在國內都是獨一無二的,中國科學院估算我有3000歲至5000歲。
相傳自秦時起,皇帝從長安到泰山祭天必經冶底,也必拜“銀杏王”,后來在樹旁修岱廟。我的家冶底也成為除泰山以外唯一建有岱廟的地方。
銀杏又名白果樹,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具有極高的觀賞、經濟、藥用等價值,是中國特有樹種。我們屬于異株異花授粉植物,但我卻是單株結果。春夏交替之際,我滿身綠色的花苞,逐步開成乳白色的小花,煞是迷人。
幾千年來,我長到了25.4米高,胸徑3.25米,盤根周長也有14.6米,需8個人才能將我抱住。除了“輩分”驚人、獨雌無雄外,我主干的側枝上有向下長的枝干,樹枝長30多厘米,粗壯無葉,在世界上都較為罕見。晉城市拍攝的50集《晉城古樹紀錄片》,我還是主角之一呢。
無論歲月如何更迭,每年的深秋我都會披上熠熠生輝的金色“外衣”,與古樸的寺廟建筑交相輝映。微風徐來,枝條搖曳,扇形葉片如金色蝴蝶,零落飄散在院落內,美出天際。那時,你若在我身旁,只需一片樹葉,就可以感受整個秋天。
【他的故事】 執著三代的守護
從父親董發務手里接過守護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岱廟重任的那天起,銀杏樹就成了董相林心中割舍不下的寶貝。
“仰望參天銀杏王,崇拜信仰福滿堂;葉皮果肉都是寶,十方救苦功德高。”每當有游客對銀杏稱奇時,董相林總這樣講著自己的感悟。
岱廟原來是澤州縣南村鎮冶底村的小學,父親董發務在這里當了二十多年校長,退休后,仍義務看護岱廟。在父子倆的努力下,價值最大的古樹和正殿保存得相對完好。
澤州縣有347株古樹名木,一直以來,該縣充分發揮林長制作用,強化日常巡查,分析摸排破壞古樹名木資源的風險隱患,大力宣傳古樹大樹名木保護政策法規,增強人民群眾保護古樹大樹名木的意識,避免了人為破壞。
“縣里對散生古樹名木和古樹群實行掛牌保護,特別是對生長在歷史文化名村、古寺廟等地的約120株古樹進行編號掛牌,并附說明講解古樹的科研、歷史價值等,信息化管理讓古樹保護越來越系統。大家對銀杏的了解越多,保護意識也越強了。”董相林說。
因大部分古樹生長在居民區、名勝風景區、古寺廟,樹下地面多被硬化影響生長。澤州縣將樹盤擴大到直徑5米左右,改良樹下土壤,全面改善古樹名木生長土壤的透氣透水性和肥料的吸收。
“一定要保護好它,不計任何回報!”董相林時常將父親臨終前說的話講給兒子聽。
如今,成為岱廟文物管理員的董鵬早已接過父親董相林守護的接力棒。與父親一起在岱廟中、在銀杏樹下講述歲月的滄桑,保護“活化石”的絕美。這是一種使命的傳承,更是一種情懷的守護。
本報記者張麗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