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濕地公園2025年春季鳥類環志圓滿收官,鳥類科學研究助推生態保護
鳥類環志是指將國際通行的印有特殊標記的材料佩戴或植入鳥類身體對其標記,然后將鳥放歸自然,通過再捕獲、野外觀察、無線電跟蹤或衛星跟蹤等方法獲得鳥類生物學和生態學信息的科研活動,是研究鳥類生態與行為的重要手段之一。
4月26日至5月11日,海淀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及中國觀鳥會共同完成了翠湖濕地公園2025年春季鳥類環志工作。
本季環志工作成果豐碩,共環志到鳥類19科44種865只次。其中紅喉姬鹟以354只次的環志數量獨占鰲頭,占比高達41%;棕頭鴉雀位居其次,為133只次;黃眉柳鶯位列第三,為75只次;此外,褐柳鶯、銀喉長尾山雀等鳥類數量也名列前茅。本次重捕鳥類達106只次。
翠湖濕地公園2014年掛牌成立北京市首家鳥類環志工作站以來,已連續11年開展鳥類環志工作。截至本季環志結束,共環志鳥類14目36科121種19440只次,為翠湖鳥類監測以及生態保護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這斐然的成果背后,是眾多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與不懈努力。他們實地踏勘,精心設計布網地點、方向和高度,每日起早貪黑進行巡網、摘鳥,隨后上環、測量,并詳細記錄下體長、體重等重要信息,日復一日地為鳥類研究積累著海量且珍貴的一手資料。
小太平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還解鎖了翠湖環志新記錄——小太平鳥。
小太平鳥(Bombycilla japonica)是雀形目太平鳥科中型鳴禽。在翠湖為偶見冬候鳥,常集群在樹上活動,時常與太平鳥混群。
白眉姬鹟(左雄右雌)
棕腹啄木鳥(上)星頭啄木鳥(下)
這一發現不僅豐富了翠湖濕地環志鳥類物種檔案,也為研究小太平鳥的生活習性、遷徙規律以及生態環境適應性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契機,也表明公園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能夠為更多種類的鳥類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
紅角鸮
丘鷸
白眉鹀
灰頭鹀
5月10日,還舉辦了一場鳥類環志生態課程,來自101中學的30名學生積極參與。
科普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室內鳥類環志講座,講解了鳥類環志的定義、意義及具體流程等。帶領學生們深入翠湖濕地,手持望遠鏡實地觀鳥,觀察不同鳥類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學生們親臨現場,觀摩環志工作全流程,讓學生們在緊張嚴肅的工作氛圍中感受到科研的嚴謹與魅力。
作為翠湖濕地公園生態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次的鳥類環志生態課程不僅讓學生們了解了鳥類科學知識與研究方法,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生態保護的種子。
斑鶇
多年來,海淀區濕地野保中心致力于鳥類保護和研究。開展鳥類環志工作不僅有助于深入了解鳥類的生態信息,還為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策略提供了有力依據。
扇尾沙錐
由海淀區濕地野保中心主持編制的北京市地方標準《鳥類環志技術規程》(DB11/T 2402-2025),已于2025年4月1日發布,將于2025年7月1日正式實施。作為北京市首部鳥類環志技術規范,該標準的發布填補了本市在該領域的技術標準空白,規范了鳥類環志工作的技術要求,為鳥類遷徙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提升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日本松雀鷹
未來,海淀區濕地野保中心將持續推進鳥類監測與研究工作,廣泛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提升公眾生態保護意識,為鳥類保護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END-
撰文:王妍力
攝影:王妍力、王媛、閆亮亮
徐曉梅、李會、周建嬌、周宇琦
編輯:王妍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