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尾伯勞
????自然札記??157
紅尾伯勞
上周六上午,在金水公園拍到3只可愛的小鳥,翻閱《中國陜西鳥類圖志》《陜西鹵陽湖的鳥類》,又請教同事,知道是紅尾伯勞。
相比較植物分類,自己深感鳥類分類難度較大:一方面,學習實踐鳥類分類時間短,見過的種類少,知識積累薄弱,可查索的工具書也缺乏;另一方面,鳥飛翔跳動時間多靜止狀態少,近距離觀察機會有限,主要依靠照片,但照片光影效果影響羽色辨識,有限角度不能做到全方位了解其形態。
但我相信功不唐捐,熱愛和勤奮就有收獲。譬如,紅尾伯勞生活習性上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但我已觀察到3只同棲樹枝、親密群處的紅尾伯勞。
令我驚詫的是,這3只可愛的小鳥竟然有“屠夫鳥”之稱!但它們確實有如鷹般的喙。以前在沋河濕地公園還拍到過棕背伯勞,但沒認真觀察,也沒有通過整理札記了解這個知識點。
想一想,嬌媚的花也多有毒。
嘗試從鳥類分類(目科屬種)、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繁殖特點、分布范圍等方面介紹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為雀形目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褐伯勞。
體長約20cm,嘴黑色,背面大部分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色,有棕紅色的尾巴。它的頭側具有類似眼罩的黑色寬帶貫眼紋,從嘴基部起一直到耳朵后部。雄鳥棕色顯著,頭頂至枕部灰色或棕色,眉紋白色,頦、喉部白色,貫眼紋亮黑色,顯得威風又神氣;背部棕褐色,胸部和腹部淡皮黃色,兩翼黑褐色,尾上覆羽紅棕色,尾棕褐色。雌鳥似雄鳥,但羽色較暗淡,棕色蒼淡,貫眼紋黑褐色。幼鳥似成鳥,但背、胸和兩脅具細小的深褐色鱗狀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灰黑色。
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疏林和林緣地帶,以及農田、果園和城市綠地等生境,尤其在有稀矮樹木和灌叢生長的開闊曠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邊地頭灌叢中較常見。
通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遷徙期結小群。性活潑,常在枝頭跳躍或飛上飛下。
紅尾伯勞生性兇猛,嘴前端帶鉤,酷似鷹嘴,腳強健有力,趾端有鋒利的鉤爪,有“雀中猛禽”之稱。主要以各類昆蟲為食,偶爾吃少量草籽,也捕食小型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鼠類,并且會將蜥蜴等穿掛于樹上的尖枝杈上,通過強壯而有力、末端鉤曲的喙剖開獵物,然后撕食其內臟和肌肉等柔軟部分,剩余部分則掛在樹上,不會再吃,因此伯勞鳥也被稱為鳥中“屠夫”。
繁殖期為5-7月。以干草莖葉、細枝于小樹分支處營杯狀巢,內墊以植物纖維和羽毛等。1年繁殖1窩。晚成鳥。
繁殖期間則常站在小樹頂端仰首翹尾地高聲鳴唱,鳴聲粗獷、響亮、激昂有力,有時邊鳴唱邊突然飛向樹頂上空,快速地扇動翅膀原地飛翔一陣后又落入枝頭繼續鳴唱,見到人后立刻往下飛入茂密的枝葉叢中或灌叢中。
國內廣泛分布于除寧夏、新疆和西藏以外的各省區。為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附記:
1.虹膜:
鳥類虹膜的顏色就是鳥眼睛的顏色。虹膜的顏色是由色素組織和表層血管所產生,可從暗褐色到白色。鳥類的眼睛,其所占顱腔的比例大大超過其他脊椎動物。鳥類的虹膜顏色具有適應或選擇性的特征,有些鳥類的虹膜還能反映其情緒和性成熟度。但是現在人類對這些功能還不清楚。
2.頦kē:指鳥臉的最下部分,在兩腮和嘴的下面。
頦另讀ké:鳥名用字,根據鳥頦下的一塊異色羽毛分類定名。
[紅點頦]鳥名,歌鴝(qú)的一種,雄鳥喉部羽毛鮮紅色。
[藍點頦]鳥名,歌鴝的一種,雄鳥喉部羽毛鮮藍色。
3.喙:鳥嘴。
4.晚成鳥:
是指雛鳥從卵殼里出來時,發育還不充分,眼睛還沒有睜開,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無力,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內由親鳥喂養的鳥。
這期間,一個安全的鳥巢就格外重要。晚成鳥的巢比較精巧牢固,也比較隱蔽嚴密,晚成鳥的成活率明顯高于早成鳥。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