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视-欧美一级视频高清片-欧美一级视频免费-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午夜激情视频在线播放-午夜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河南道地藥材及常見中藥材圖文鑒賞

媒體:原創(chuàng)  作者:本草植物   專業(yè)號:本草植物 2020-05-12 16:38:31

物華天寶,作為河南的代名詞我想一點也不為過,作為藥用植物的天堂,河南的山脈即擁有南方山川的秀麗(伏牛,大別山及桐柏山),也擁有北方山脈的粗獷(太行山),一柔一剛為不同生境的藥用植物提供了自己所需的環(huán)境。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河南省約有藥用資源2302種,其中藥用植物1963種,藥用動物270種,藥用礦物69種。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河南有“四大懷藥”、“禹八味”、“密銀花”、白附子、千金子、紅花、旋覆花、鬼箭羽、漏蘆(禹州漏蘆)、連翹、茜草、虎掌南星、商陸、蒺藜、斑蝥、全蝎、禹余糧等19種有名的道地藥材。此外,山茱萸、辛夷、丹參、白芷(禹白芷)、柴胡、半夏、梔子、何首烏、栝樓(天花粉)等在全國亦很著名。下面跟隨筆者來一起揭開它們的面紗。

1、地黃:玄參科地黃屬地黃,史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是我國常用大宗藥材之一,藥用主要以栽培為主。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河南、山西、山東、河北等地,主要以河南的溫縣、武陟、博愛、沁陽、孟縣為主產(chǎn)地,為懷地黃的道地產(chǎn)區(qū)。山西的芮城、襄汾、永濟、河津、稷山、運城、絳縣、曲沃、萬榮、聞喜為新發(fā)展的主產(chǎn)地。山東的定陶、成武、菏澤、聊城;河北的臨漳、安國、安平、魏縣、永年、成安、肥鄉(xiāng)也有生產(chǎn)。年產(chǎn)銷量在1500Kg左右,其中河南栽培懷地黃為459萬Kg左右,占比重的30.60%

地黃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地黃植株)

地黃---果實

地黃---塊根

地黃飲片---生地黃

2、牛膝:莧科牛膝屬牛膝的干燥根,牛膝為我國常用藥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河南的武陟、溫縣、博愛為主產(chǎn)地,孟縣、沁陽、輝縣、西華、夏邑也有產(chǎn),為著名的四大懷藥之一。河北的定州、安國、魏縣、深澤、晉縣、南宮、望都、安平、完縣有引種,野生品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省有分布。年產(chǎn)銷量在200萬Kg左右,懷牛膝產(chǎn)量為136.8萬Kg,比重超過68.40%

生長在在向陽、較干燥、地勢高、水位低、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zhì)壤土。

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整體植株)

牛膝---根

牛膝---飲片

3、山藥:薯蕷科薯蕷屬薯蕷的干燥根莖。山藥為藥食兩用植物,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河南的溫縣、武陟、孟縣、沁陽、博愛;山西的平遙、太谷、孝義、祁縣、文水、曲沃、運城;陜西的朝邑、大荔、華縣;河北的安國、安平、束鹿、永年、元氏為主產(chǎn)地。山東、江蘇、浙江、江西、貴州、四川也有產(chǎn)。其中河南山藥年產(chǎn)量在400萬Kg左右,占全國的總產(chǎn)量的24%左右。

多為栽培,一般栽于海拔500m以下平原、土質(zhì)肥厚、氣候溫和、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沖積土或油沙土。野生極少,生于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灌叢。

山藥(薯蕷Dioscorea polystachyaTurczaninow植株)

山藥(薯蕷---山藥豆

山藥(薯蕷---根莖

光山藥

4、懷菊花:菊科菊屬菊的干燥頭狀花序。菊花是我國傳統(tǒng)常用藥材,有2 000多年栽培和應(yīng)用歷史。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主產(chǎn)于河南的武陟、沁陽、博愛、鹿邑、淮陽,產(chǎn)量為50萬Kg。在河南,懷菊經(jīng)過改良后主要有兩種花色,分別是黃色和白色。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沙質(zhì)壤土中栽培。

菊花(懷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植株)

懷菊---花序

懷菊---花序---小花---葉

5、紅花:菊科紅花屬紅花干燥花,始載于《本草圖經(jīng)》,20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得種于西域,后在我國黃河流域栽種,逐漸移種擴大至全國。

淮紅花主產(chǎn)于河南的衛(wèi)輝、滑縣、封丘、延津、汲縣、夏邑、虞城、鄢陵、西華、長垣、寧陵。全國年產(chǎn)量在140萬Kg,而現(xiàn)如今河南產(chǎn)紅花產(chǎn)量較低,產(chǎn)地相繼轉(zhuǎn)變?yōu)樾陆驮颇稀?/strong>

全國各地海拔4400m以下均可栽培。紅花耐寒、耐旱、怕濕、怕高熱,一般栽種于長江流域以北,海拔1500m以下陽光充足,地勢高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中。

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植株

紅花---花序

紅花---果實

紅花---藥材

6、金銀花:忍冬科忍冬屬忍冬的干燥花蕾及帶初開的花。為我國傳統(tǒng)常用藥材,也是大宗出口中藥。金銀花藥用,以忍冬之名始載于《名醫(yī)別錄》,列為上品。

濟銀花(東銀花)山東的平邑、費縣、日照、蒙陰、濟寧、蒼山、滕州為主產(chǎn),栽培為主。

密銀花(懷銀花)河南的密縣、鞏縣、新縣、榮陽、登封、新鄭、民權(quán)、郾陵、原陽、封丘、濮陽為主產(chǎn),全部栽培。河南產(chǎn)金銀花在850萬Kg左右。約占全國總量的30%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灌叢、疏林、丘陵亂石坡以及堤壩、河溝、梯田、庭院、宅旁等空地卜。喜日光充足、溫暖較于燥的大陸性氣候。秉性耐寒、耐熱、耐旱、耐鹽堿,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在瘠薄的土壤上也可種植。適宜在荒山、荒坡、堰邊、田埂、溝旁栽種。平原、灘地,房前屋后也可種植。

金銀花(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植株)

金銀花(忍冬---花序(花蕾))

金銀花(忍冬---花序(盛開))

金銀花(忍冬---果實)

藥材---忍冬藤

藥材---金銀花

7、山茱萸: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山茱萸的十燥成熟果肉,山茱萸為常用藥材之一,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浙江的淳安、臨安、桐廬、建德、富陽;河南的西峽、寶豐、內(nèi)鄉(xiāng)、南召、浙川、嵩縣、欒川、盧氏、洛寧、魯山、桐柏、濟源為主產(chǎn)地。安徽的歙縣、石臺、貴池、祁門;陜西的佛坪、丹鳳、山陽、太白、鎮(zhèn)巴、洋縣、商南;湖北的十堰、竹溪、鄖西、南漳、保康;四川的安縣;甘肅的舟曲、康縣也有產(chǎn)。此外山西、山東、河北、江蘇、江西湖南也有少量栽培。河南產(chǎn)山茱萸在600萬Kg,占產(chǎn)量的60%以上

栽培或野生于天目山區(qū)、伏牛山區(qū)、秦嶺山脈,海拔200~1 400,的山溝或溪邊、路旁。適宜溫暖濕潤氣候,土質(zhì)疏松肥沃,背風向陽的環(huán)境。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植株

山茱萸---果實

山茱萸---藥材

8、丹參:唇形科鼠尾草屬丹參的干燥根及根莖,丹參是我國傳統(tǒng)常用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河南產(chǎn)丹參主要分布于本省各山區(qū),主要以方城、內(nèi)鄉(xiāng)、南召、西峽、嵩縣、欒川、輝縣等為主產(chǎn)區(qū),其中河南方城丹參,又被譽為“裕丹參”,認為其質(zhì)量較佳。河南產(chǎn)丹參年產(chǎn)量在400萬Kg左右,占全國總蘊藏量的16%左右

野生分布于全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以長江、黃河中下游海拔120~1 300m的山地、丘陵、林下草叢、溪谷、路旁、荒坡地為常見,秦嶺山脈伏牛山區(qū)海拔800~1 300m野生資源較多。丹參喜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的生境中生長,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丘陵或臺地栽種。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植株

丹參---花序

丹參---藥材

丹參---飲片

9、辛夷:木蘭科木蘭屬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辛夷《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是中藥里自古至今治療鼻竅疾病的重要藥材。

在國內(nèi),玉蘭入藥主要有三個基原,分別為望春玉蘭,玉蘭和武當玉蘭,而在河南主要以望春玉蘭為主。

望春玉蘭(會春花的主要來源)主產(chǎn)于河南的南召、盧氏、欒川、魯山、嵩縣、寧等;陜西的洛南、商南、丹鳳、商縣、華陰等;湖北的五峰、鶴峰、長陽、宜昌、羅田、英山等縣、市,河南產(chǎn)為750萬Kg,年產(chǎn)值在1.75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辛夷(望春玉蘭Yulania biondii  (Pampanini) D. L. Fu---植株)

辛夷(望春玉蘭---花)

辛夷(望春玉蘭---藥材)

附注:(1)玉蘭(安春花的主要來源)全國各地廣為栽培,為著名的園景樹。主產(chǎn)地安徽大別山區(qū)。主產(chǎn)于安徽的懷寧、樅陽、桐城及東至、貴池等地;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江蘇、廣東、云南等省也產(chǎn)。

(2)武當玉蘭(湖北春花、陜春花、川春花的主要來源)主產(chǎn)于湖北的建始、巴東、恩施、南漳、谷城、竹山、竹溪、鄖縣、鄖西、興山等;陜西的安康、鎮(zhèn)安、寧陜、平利、留壩、洋縣、略陽等;甘肅的康縣;四川的江油、北川、安縣;重慶的南川等縣、市。

武當玉蘭野生于海拔1 000~2 400m的氣候溫涼濕潤山坡、山谷常綠闊葉林間。望春玉蘭、玉蘭栽培于海拔200m以上的平原、丘陵、低山區(qū)闊葉混交林或溝坎田邊、房前屋后都可種植。河南產(chǎn)區(qū)一般種在海拔350m左右的陰坡地。

10、連翹:木犀科連翹屬連翹干燥果實,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下品。

山西的陽城、沁水、武鄉(xiāng)、陵川、安澤、晉城、沁縣、古縣、沁源、浮山、夏縣、隰縣、平陸、黎城、屯留、長子、平順、壺關(guān)、吉縣、高平、垣曲、運城、霍縣、臨汾、絳縣、左權(quán)、孝義;河南的盧氏、靈寶、澠池、陜縣、洛寧、宜陽、嵩縣、濟源、林州、輝縣、修武、西峽、奕川、南召、內(nèi)鄉(xiāng)、浙川;陜西的黃龍、宜川、華陰、洛南、商南、商縣、山陽、丹鳳、鎮(zhèn)安、乍水、韓城、旬陽、自河;湖北的鄖西、鄖縣、老河口、應(yīng)山等地為主產(chǎn)地。河北、甘肅、寧夏、山東、四川、江蘇等也有分布,全國連翹總產(chǎn)量為2000萬Kg左右,其中河南連翹蘊藏量占總量的30%左右。

野生于我國長江以北,海拔250一2000m的半陰山坡或向陽山坡的疏灌木叢中。常見于海拔1000m左右干旱山溝地。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具耐寒、耐旱、耐澇的特性,荒山野坡土質(zhì)貧瘠都能生長。現(xiàn)有少量栽培。

連翹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植株

連翹---花

連翹---青翹

連翹---老翹

11、山楂:是薔薇科山楂屬山楂干燥成熟果實,山楂在我國利用己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文獻《爾雅》、《本草綱目》等記載了山楂的形態(tài)、用途和醫(yī)療上的用處。

全國除臺灣、海南和西藏外各省都有分布,陜西(鳳縣、眉縣、石泉縣、洛南

縣、商洛縣)、河南(多分布在林州、沁陽、輝縣、濟源、衛(wèi)輝、欒川、西峽、陜縣)和山西(垣曲、絳縣、安澤、吉縣、方山、左權(quán)、和順)最多,其次為四川、新疆、河北、吉林和內(nèi)蒙古等。

山植樹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強。以沙壤土最好,粘重土壤生長較差。對土壤的酸堿度適應(yīng)范圍較廣,酸至微堿性均適合山植生長。山植在山地、丘陵地、平坦地都能生長。

山楂(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var. major N.E.Br.---植株)

山楂(山里紅---花序)

山楂(山里紅---果實)

山楂(山里紅---藥材)

12、白附子:天南星科犁頭尖屬獨角蓮的塊莖。

河南的禹州、長葛為栽培主產(chǎn)地。河南的盧氏、欒川;湖北的襄陽;甘肅的天水、武都;陜西的石泉、西鄉(xiāng)也有產(chǎn)。四川、貴州、湖南、江西、河北、山西等省有分布。

分布于華中地區(qū),野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澗陰濕地和溝谷溪流邊。栽培于海拔較低的平原地區(qū)或低山丘陵地。喜涼爽和較陰濕的環(huán)境和肥沃、濕潤的夾心土為好。

白附子(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植株)

白附子(獨角蓮---塊莖)

13、茜草:茜草科茜草屬茜草干燥全草。

產(chǎn)東北、華北、西北和四川(北部)及西藏(昌都地區(qū))等地。常生于疏林、林緣、灌叢或草地上,河南省各地常見且常用藥材。

茜草喜涼爽而濕潤的環(huán)境。耐寒,怕積水。對土壤要求以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zhì)的沙質(zhì)壤土栽培為好。喜涼爽氣候和較濕潤的環(huán)境,性耐寒。土壤以肥沃、深厚、濕潤、含腐植質(zhì)豐富的壤土為好。地勢高燥、土壤貧瘠以及低洼易積水之地均不宜種植。常生于灌叢中。

茜草Rubia cordifolia L.---植株

茜草---花

茜草---果實

14、射干:鳶尾科射干屬射干的根莖,射干為較常用藥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下品。

主產(chǎn)于湖北的孝感、新洲、谷城、羅田、黃岡、浠水、宣恩、大悟、應(yīng)山 ,襄陽;河南的泌陽、確山、駐馬店、信陽、桐柏、鄧縣、方城和社旗等;江蘇的高淳、句容、江寧、江浦;安徽的六安、滁縣、黃山、蕪湖等縣、市。此外,浙江、福建、湖南、陜西、貴州、云南、廣東、廣西有分布,現(xiàn)年產(chǎn)量約在30萬Kg,其中河南產(chǎn)射干在8萬Kg,占26.67%

分布于長江中下游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區(qū)及丘陵地帶,野生在向陽山坡、溝谷、干草地、灌叢、河灘地。栽培在氣候溫暖、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中。

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植株

射干---花

射干---種子

射干---根莖

射干---飲片

15、款冬花:菊科款冬屬款冬的干燥花蕾。款冬花為潤肺下氣,止咳化痰要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

分布區(qū)域:甘肅的靈臺、涇川、崇信、正寧、寧縣、慶陽、環(huán)縣、天水、禮縣、康縣、徽縣兩當、臨潭;山西的婁煩、忻州、原平、靜樂、興縣、嵐縣、臨縣;陜西的府谷、子長、榆木、神木、鎮(zhèn)巴、寧強、略陽、鳳縣;河南的嵩縣、宜陽、盧氏、奕川、洛寧、西峽、南召、內(nèi)鄉(xiāng)好、濟源等;湖北的鄖縣、保康、南漳、房縣;四川的萬源、青川、旺蒼、巴中、南江、通江、廣元;重慶的巫溪、城口、奉節(jié);寧夏的隆德、固原、彭陽、涇源、海原;內(nèi)蒙古的準格爾旗、達拉特旗、鄂托克旗;新疆的新源、裕民等地為主產(chǎn),有栽培及野生資源。此外河北、青海、云南、西藏等地均有分布。河南款冬花以伏牛山區(qū)欒川、盧氏、嵩縣等縣產(chǎn),過去經(jīng)洛寧縣王范鎮(zhèn)集散,稱“王范冬花”質(zhì)好,嵩縣款冬被稱為“嵩冬花”。山冬花為嵩縣、南召等地產(chǎn),產(chǎn)量大。2008年左右目前全國年需量1000-1200噸

野生于海拔400-3 400 m:的山谷溪流、河灘沙地、渠溝旁邊及潮濕山坡。冬花耐寒怕熱、怕旱、怕澇,宜栽培于海拔1 000m左右,氣候涼爽濕潤、土壤疏松的山坡地。低山區(qū)宜選陰坡地,高、中山區(qū)宜選陽坡低地栽種。

款冬花(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植株)

款冬花(款冬---花蕾)

款冬花(款冬---花)

款冬花(款冬---蜜款冬花)

16、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屬旋覆花,史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廣產(chǎn)于中國北部、東北部、中部、東部各省,極常見,在四川、貴州、福建、廣東也可見到。河南省主要分布于欒川、洛寧、嵩縣、淅川、西峽、南召、桐柏、內(nèi)鄉(xiāng)、靈寶、盧氏、澠池、魯山等。

生于海拔150-2400米的山坡路旁、濕潤草地、河岸和田埂上。溫暖濕潤的氣候最適宜。以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旋覆花或腐殖質(zhì)壤土生長良好。

旋覆花Inula japonicaThunb.---植株

旋覆花---花序

旋覆花---藥材

17、鬼箭羽:衛(wèi)矛科衛(wèi)矛屬衛(wèi)矛干燥具翅狀物的枝條或翅狀附屬物,鬼箭羽以衛(wèi)矛之名始載于《本經(jīng)》,列為中品。

產(chǎn)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至長江流域各地,其中河南產(chǎn)區(qū)較為常見,主要分布在伏牛山脈,太行山脈,欒川、嵩縣、洛寧、新安、南召、內(nèi)鄉(xiāng)、西峽、淅川、魯山、澠池、靈寶、陜縣、濟源、輝縣、林州等地。

衛(wèi)矛性喜光,適應(yīng)性強,耐寒,耐蔭,耐干旱、瘠薄。生于山間雜木林下、林緣或灌叢中。

鬼箭羽(衛(wèi)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植株)

鬼箭羽(衛(wèi)矛---花)

18、漏蘆(禹州漏蘆):菊科藍刺頭屬藍刺頭干燥根,

藍刺頭生態(tài)適應(yīng)性廣,在我國新疆天山地區(qū)、東北、內(nèi)蒙古、甘肅東部、寧夏、河南、河北、山西及陜西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主要分布在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區(qū),包括禹州、欒川等地,多以野生為主。

藍刺頭適應(yīng)力強,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喜涼爽氣候和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忌炎熱、濕澇,可粗放管理。是一種良好的夏花型宿根花卉。

禹州漏蘆(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植株

禹州漏蘆(藍刺頭---花序

禹州漏蘆(藍刺頭---根

19、夏枯草:唇形科夏枯草屬夏枯草干燥帶子果穗,

主產(chǎn)于河南、安徽、浙江、等地,產(chǎn)陜西,甘肅,新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四川及云南等省區(qū)亦產(chǎn),在主產(chǎn)區(qū)河南主要分布在確山、泌陽、平橋、桐柏等地。

生于荒坡、草地、溪邊及路旁等濕潤地上,海拔高可達3000米。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植株

20、梔子:茜草科梔子屬梔子干燥果實,桅子原名危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既為常用藥材,又是無毒天然黃色色素原料。

本種在我國廣泛種植,其中湖南、江西、河南種植最多,且梔子的質(zhì)量最好,其中河南栽培主要以唐河為中心,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chǎn)量達300萬Kg,素有“唐梔子”之稱。

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海拔1 000m以下的丘陵或低山地帶的疏林下或林緣空曠地。栽培在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向陽坡地。也可利用田邊路旁、房前屋后、菜地、果園作綠籬種植。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植株

梔子---藥材

21、黃芩:唇形科黃芩屬黃芩的干燥根,黃芩是我國常用藥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

分布于河北的承德、圍場、隆化、豐寧、平泉、阜平等地;內(nèi)蒙古的牙克石、額爾古納左、鄂倫春、扎蘭屯、扎貴特、扎魯特、達拉特、赤峰、武川、豐鎮(zhèn)、涼城、興和、.卓資等地;山西的汾陽、五臺、左權(quán)、和順、榆次、陽高、天鎮(zhèn)、沁縣、武鄉(xiāng)、黎城、屯留、高平、陵川、婁煩、交城、平定、廣靈、陽曲、晉城;山東的棲霞、乳山、博山、淄川、福山、牟平、文登、海陽、威海、沂水、沂南、山東臨朐、萊陽、青州;河南的濟源、林縣、洛寧、嵩縣、陜縣、澠池、盧氏、欒川、靈寶、登封、郟縣、寶豐;陜西的隴縣、乾縣、耀縣麟游、宜君、黃龍。以河北熱河黃答最為著名。

野生于黃河流域和東北地區(qū),海拔600~2 000 m的較干旱向陽的山坡、草地、荒地。主產(chǎn)區(qū)燕山北部,常見于海拔1 000~1 500rn的石礫質(zhì)壩地和草原及人煙稀少的山地丘陵。黃芩喜溫暖、耐嚴寒、耐旱怕澇,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肥沃沙質(zhì)壤土中。

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植株

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花

黃芩---藥材

黃芩---飲片

22、冬凌草:唇形科香茶菜屬碎米椏全草,1972年河南林縣民間用藥全草治療食道癌,并曾收載于1977年版中國藥典。

產(chǎn)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以河南濟源最為著名;生于山坡、灌木叢、林地、礫石地及路邊等向陽處,海拔100-2800米。2014年冬凌草種植面積發(fā)展到50000畝,已基本實現(xiàn)了藥材原料由野生到人工生產(chǎn)的轉(zhuǎn)變。

冬凌草屬陽性耐陰植物,略喜陰;抗寒性強。萌蘗力強,耐干旱、瘠薄,即使夏季土壤含水量低于4%,冬凌草仍能夠生長,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砂質(zhì)壤土、pH6.5~8.0,冬凌草生長最佳。花期8~10月,盛花期9月,開花適宜溫度為18~26℃,相對濕度為60%~80%。

冬凌草(碎米椏Isodon rubescens (Hemsley) H. Hara---植株)

冬凌草(碎米椏---花序)

23、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屬半夏干燥塊莖,半夏為我國傳統(tǒng)的常用藥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四川的安岳、蓬溪、南部、儀隴、西充、廣安、營山、岳池、大竹、開江、樂至、遂寧、蓬安、南充、閬中、渠縣、鄰水、古藺、雷波、屏山、馬邊、布拖、喜德、理縣;重慶的萬源、開縣、忠縣、梁平、墊江;貴州的安順、望謨、安龍、冊亨、興義、鎮(zhèn)遠、遵義、習水、赤水、鎮(zhèn)寧、織金、普安;水城、盤縣、納雍、威寧、清鎮(zhèn)、石阡、務(wù)川;云南的昭通、綏江、永善、大關(guān)、魯?shù)椤⒏辉础⑿さ椤⒘_平、丘北、文山;湖北的老河口、潛江、襄陽、天門、江陵、鐘祥、荊州、陽新、谷城、襄樊;安徽的阜南、洗穎上、阜陽、淮南、界首、霍丘、懷寧、寧國、宣城、貴池、舒城、涇縣、當涂;湖南的安化、漣源、慈利、石門、桃江、常德、新化、隆回、新寧、永順、保靖、洞口、平江、湘陰、湘鄉(xiāng)、溆浦;河南的淮濱、息縣、泌陽、桐柏、唐河、汝南、鄧縣、盧氏、靈寶、繩池、確山等地;、膠南、金鄉(xiāng)、五蓮、海陽、臨沂、沂水、即墨、諸城、蒼山;浙江的富陽、淳安、建德、浦江、衢縣、蘭溪、臺州、溫嶺、黃巖、溫州、樂清;江蘇的江都、淮陰、阜寧、寶應(yīng)、漣水、濱海;江西的瑞昌、德安;陜西的洋縣、鎮(zhèn)巴;甘肅的清水、西和;河北的易縣等為主產(chǎn)地。主產(chǎn)區(qū)以長江流域為中心,如四川、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山西、寧夏也有少量野生分布。山東、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甘肅等省部分地區(qū)已有栽培。其中較為出名的的是河南的唐半夏、息半夏,其野生蘊藏量在63萬Kg左右,但收購量明顯降低,不足1萬Kg

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300m以下山地、丘陵的草坡、荒灘、溝谷、溪邊,常見在雜草叢生陰濕環(huán)境;也生在玉米、小麥等旱生作物地。半夏怕強光,喜肥,耐寒。宜栽種于半濕潤暖溫帶,選濕潤、肥沃沙質(zhì)壤土的旱地里,可與玉米間作。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植株

半夏---清半夏

半夏---姜半夏

半夏---法半夏

24、白芷:傘形科當歸屬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前者商品稱禹白芷、會白芷、祁白芷、毫白芷,后者稱杭白芷、浙白芷、川白芷,白芷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

禹白芷河南的禹州、長葛為主產(chǎn);寶豐、郟縣、許昌、鄢陵、拓城、商丘、睢縣、沁陽、孟縣、博愛均有產(chǎn):.安徽的毫縣;山東的莒縣、定陶、曲阜也產(chǎn)。其中禹州和長葛白芷是著名的大宗道地藥材,被稱為:“會白芷”和“禹白芷”,正常產(chǎn)量在30萬Kg左右,占全國總蘊藏的6.3%。

禹白芷(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 e---植株)

禹白芷(白芷---花序)

禹白芷(白芷---果實)

禹白芷(白芷---根)

禹白芷(白芷---藥材)

禹白芷(白芷---飲片)

附注:(1)祁白芷河北的安國、定縣為主產(chǎn);深澤、邢臺、元氏、萬全、束鹿、晉縣、完縣、藁城、永年、獲鹿;遼寧的蓋縣、海城均有產(chǎn)。

(2)杭白芷浙江的杭州、余杭為主產(chǎn);永康、縉云、臨海、象山、樂清、黃巖亦有產(chǎn)。上海的崇明;江西的吉水;湖南的茶陵、酃縣、平江、慈利、安仁、漣源;湖北的靳春、鄂州、利川、襄陽;云南的洱源、彌渡、昆明、姚安;陜西的漢中、城固、華陰均有產(chǎn)。

(3)川白芷四川的遂寧、達縣為主產(chǎn);蓬溪、鹽亭、安岳、閬中、儀隴、渠縣、宣漢、崇慶、納溪、射洪、岳池、平昌有產(chǎn)。重慶的銅梁、忠縣和貴州的遵義、習水、湄潭、黃平均有產(chǎn)。其他如江蘇、廣東、山西、甘肅等省也有少量種植。

野生白芷資源極少,分布于我國華北、東北及華東半濕潤和濕潤季風氣候區(qū)的低山、丘陵、平原地帶。白芷多種植在海拔50~100m的冬寒、夏熱、地勢高燥的平原。杭白芷多種植在海拔50~ 500m的溫暖濕潤平壩地或平原地區(qū)。宜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

25、禹南星:禹南星實際為天南星科半夏屬虎掌的塊莖,

河南的長葛、登封、臨汝、盧氏、輝縣、濟源、修武,禹南星實際為天南星科半夏屬虎掌的塊莖。本種是歷史上習慣使用的”天南星”。使用地區(qū)廣、銷量大。

野生于海拔2300m以下的低中山區(qū)丘陵、山谷陰坡地或較陰濕的樹林、灌叢、荒地、草坡、溝谷中。喜溫和濕潤氣候,宜選排水良好,含腐殖質(zhì)豐富的壤土或沙質(zhì)壤土栽種。

禹南星(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植株)

禹南星(虎掌---花序)

26、柴胡:傘形科柴胡屬柴胡或狹葉柴胡的干燥根。商品前者稱北柴胡,后者稱南柴胡。

柴胡產(chǎn)地分布很廣,主要產(chǎn)區(qū)有河北的淶源、圍場、隆化、赤城、豐寧、遷西、懷安、青龍、懷來、平泉、張北、秦皇島、靈壽、易縣、獲鹿、井陘、平山、涉縣;北京的密云、延慶、懷柔、平谷、昌平;山西的交城、方山、盂縣、平定、五臺、寧武、朔縣、原平、岢嵐、忻縣、應(yīng)縣、靈丘、榆次、陽泉、武鄉(xiāng)、長治、和順、壽陽、稷山、夏縣、聞喜、永濟、浮山、安澤、永和;河南的盧氏、靈寶、欒川、洛寧、洛陽、嵩縣、魯山、登封、伊川、臨汝、宜陽、南召、西峽、內(nèi)鄉(xiāng)、浙川、桐柏;湖北的均縣、鄖西、鄖縣、房縣、保康、襄陽、隨縣、姊歸、孝感,宜昌;陜西的商縣、山陽、丹鳳、寶雞、太白、隴縣、銅川、耀縣、宜君、延川、黃龍、藍田、鳳縣、吳旗、寧強、勉縣;甘肅的慶陽、武都、文縣、康縣、天水、隴西、禮縣、武山、華池、宕昌、卓尼、臨夏、臨潭;寧夏的中衛(wèi)、固原、西吉、涇源、海原、隆德;青海的湟源、門源;內(nèi)蒙古的和林格爾、察哈爾右后、察哈爾右中、察哈爾右前、涼城、化德、商都、豐鎮(zhèn)、卓資、武川、集寧、突泉、鄂倫春;遼寧的朝陽、義縣、錦西、建昌、建平、凌源;吉林的洮南、通化、撫松、琿春、臨江、敦化、安圖、龍井、渾江、延吉、永吉、樺甸、雙陽、靖宇;黑龍江的大慶、杜爾伯特、林甸、富裕、泰來、海林、安達、青岡、龍江、牡丹江;山東的嘮山、膠南、即墨、日照、淄川、沂南;安徽的滁縣、嘉山、來安、全椒、鳳陽、定遠、無為;四川的萬源、九寨溝、黑水;重慶的巫溪、巫山等市、縣、旗。新疆、江蘇、浙江、江西、貴州、廣西、云南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河南產(chǎn)區(qū)的南陽,野生柴胡蘊藏量在60萬Kg,家種柴胡蘊藏量在10萬Kg左右,是我國柴胡的主要分布區(qū)域及蘊藏區(qū)域。

野生于我國長江以北,海拔2300m以下干旱向陽荒山坡或沙質(zhì)草原的灌緣、路邊、草叢、疏林間。柴胡是旱生植物,耐寒怕澇,適宜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山坡沙質(zhì)壤土地栽種。

柴胡(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植株)

柴胡(北柴胡---花序)

柴胡(北柴胡---果實)

柴胡(北柴胡---飲片)

27、栝樓:葫蘆科栝樓屬栝樓或雙邊括樓的干燥根(天花粉),天花粉古名栝樓根,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天花粉之名出于宋代《圖經(jīng)本草》。干燥成熟果實(瓜蔞),瓜蔞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原名栝樓,列為中品,是我國傳統(tǒng)的常用中藥。

我國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qū)廣有栽培或野生。以山東的肥城、長清、寧陽、歷城、淄博、安丘、蒼山、萊州;河南的安陽、滑縣、商水、淇縣、周口、扶溝;江蘇的淮陰、泰興、濱海、海安、海門、靖江、江浦、啟東、漣水;安徽的毫縣、阜陽、渦陽;上海的金山、崇明;浙江的平湖、崇德、桐鄉(xiāng);河北的安國、安平、定州;山西的沁源、聞喜;湖南的瀏陽、末陽;廣西的梧州、玉林;廣東的高州;福建的閩侯;云南的綠春、馬關(guān);四川的儀隴、蒼溪、營山;貴州的荔波、羅甸、開陽;陜西的三原等地為主產(chǎn),全國野生栝樓或天花粉總蘊藏量在500萬Kg左右,家種量全國總蘊藏量在167萬Kg,其中河南野生栝樓資源較為豐富,蘊藏量在40萬Kg左右,占全國蘊藏量的8.00%.且安陽所產(chǎn)天花粉被譽為“安陽花粉”,是主要典型道地藥材。

野生分布于海拔1 000 m以下低山區(qū)及丘陵地帶的山坡草叢、林緣、溪邊、路旁,氣候溫暖而環(huán)境陰涼處。栽培選擇向陽地塊、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北方多栽于平原或緩坡,搭棚栽種。南方多栽于房前屋后,樹旁空地。野生資源很零星,藥用以家種為主。

瓜蔞(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植株)

瓜蔞(栝樓---花)

瓜蔞(栝樓---果實)

瓜蔞---藥材

天花粉---藥材

瓜蔞子---藥材

28、桔梗:桔梗科桔梗屬桔梗的干燥根,

桔梗產(chǎn)區(qū)分布南北,家、野都有。商品分南桔梗又稱苦桔梗,多為野生,栽培品為甜桔梗。北桔梗又稱甜桔梗,多為野生,栽培品白花桔梗也稱甜桔梗。南桔梗主產(chǎn)區(qū):安徽的滁縣、來安、嘉山、全椒、含山、和縣、巢湖、無為、廬江、桐城、安慶、六安、銅陵、南陵、繁昌、蕪湖、青陽、宣城、寧國、郎溪、廣德、宿縣、太和、霍山,定遠、懷寧、阜陽;江蘇的南京、江浦、溧水、鎮(zhèn)江、句容、金壇、溧陽、高淳、宜興、連云港、盱眙;浙江的長興、湖州、臨海、樂清、東陽、蘭溪、浦江、盤安、新昌、嵊縣;湖北的紅安、羅田、英山、麻城、大悟、黃崗、南漳、隨州、應(yīng)山、谷城、蘄春、孝感、鐘祥、大冶;四川的中江、金堂、梓橦、廣元、巴中、南江、儀隴、蒼溪、南部、萬源、西昌;重慶的巫溪;貴州的從江、黎平、凱里、榕江、荔波、獨山、平壩、都勻、平塘、臺江、劍河、清鎮(zhèn)、錦屏、正安;.云南的昆明、師宗、羅平、丘北、蒙自;河南的商城、光山、信陽、新縣、靈寶、盧氏、拓城、鹿邑;山東的臨朐、臨沂、蒙陰、泗水、棲霞、文登、黃縣;陜西的柞水、洛南、商縣、山陽、鎮(zhèn)安、丹鳳、城固;甘肅的康縣、文縣等地。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也有分布。北桔梗主產(chǎn)區(qū):內(nèi)蒙古的牙克石、莫力達瓦、扎蘭屯、鄂倫春、阿榮、布特哈、扎魯特、額爾古左、額爾古右、科右前;黑龍江的寧安、海林、穆棱、密山、東寧、同江、伊春、依蘭、寶清、齊齊哈爾、富裕;吉林的和龍、汪清、輝南、永吉、海龍、梅河口、通化、樺甸、九臺、伊通,東豐;遼寧的遼陽、岫巖、義縣、鳳城、本溪、莊河、寬甸、綏中、西豐;河北的承德、圍場、灤平、平泉、豐寧、青龍、易縣、寬城、撫寧、盧龍、遷西、安國、定縣等地。山西、北京、天津也有分布。20世紀70年代末期,河南、安徽、湖北、四川、江蘇、浙江、河北、吉林、遼寧等省發(fā)展栽培。其中河南桐柏、商城較為出名,分別叫桐桔梗(桐參),這兩產(chǎn)地桔梗更是達到30萬Kg。

桔梗廣布我國大部分省、自治區(qū),除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肅西部沒有,其余地區(qū)都有野生或種植。野生桔梗常生于海拔50~1500m的向陽干燥山坡,丘陵坡地,灌叢林緣,比較干旱的草甸、草原。桔梗喜溫和氣候,能耐寒,怕積水,宜栽培于向陽、背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植株

桔梗---花蕾

桔梗---花

桔梗---飲片

29、杜仲:杜仲科杜仲屬杜仲的干燥樹皮,杜仲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為我國特有的著名藥材。

以四川的通江、萬源、巴中·旺蒼、廣元、平武、青川、北川;重慶的巫溪、酉陽、城口、黔江;陜西的寧強、略陽、西鄉(xiāng)、鎮(zhèn)巴、鎮(zhèn)坪、平利、紫陽、勉縣、南鄭、城固、山陽、商縣;貴州的遵義、湄潭、黔西、紫云、畢節(jié)、正安、息峰、惠水、習水、安順、冊亨、興義、凱里、鎮(zhèn)遠;湖北的興山、房縣、竹山、竹溪、鄖西、鄖縣、南漳、保康、恩施、鶴峰、來風、宣恩、咸寧;河南的靈寶、盧氏、汝陽、奕川、西峽、平縣、南召、內(nèi)鄉(xiāng);湖南的慈利、桑植、保靖、黔陽、靖縣;云南的彝良等,以及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廣西、廣東等地均有分布。其中河南汝陽、靈寶、平縣均大量栽培且質(zhì)量較佳,三縣年產(chǎn)量在4000萬Kg左右。

野生或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氣候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南北山區(qū)。主要產(chǎn)區(qū)海拔多在300~1300m的中低山和丘陵,800~1 200m地帶最多·海拔2500m以下直至平原地區(qū)都可栽培。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植株

杜仲---果實

杜仲---藥材

杜仲葉---藥材

30、貓爪草:毛茛科毛茛屬小毛茛干燥塊根,貓爪草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信陽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民間草藥,民間用藥已達200多年歷史

主要分布于固始、潢川、淮濱、息縣、正陽、確山、商城;安徽的天氏、來安、全椒、滁州、定遠、嘉山、鳳陽;江蘇的盱眙、南京、句容;湖北的宜城、隨州京山、安陸、孝感、蒲圻等地有產(chǎn)。其中河南淮濱擁有全國最大的貓爪草種植基地。全國貓爪草蘊藏量在72.7萬Kg左右,其中河南產(chǎn)區(qū)貓爪草蘊藏量在25萬Kg,占34.4%是河南省重要的道地藥材之一。

分布于長江下游、大別山區(qū)周邊為主。野生于平原或丘陵的水濕草地或潮濕的田邊、荒地。河南、安徽主產(chǎn)地已將野生引為家種。

貓爪草(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植株)

貓爪草(小毛茛---花)

貓爪草(小毛茛---藥材)

31、酸棗仁:鼠李科棗屬酸棗干燥成熟種子,酸棗仁為我國傳統(tǒng)的常用藥材。始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河北的內(nèi)丘、平山、平泉、邢臺、遷安、撫寧、遷西、沙河、贊皇、元氏、青龍、靈壽井陘、臨縣、阜平、淶源、寬城、興隆、遵化、盧龍、臨城、武安、涉縣;北京的密云、平谷、懷柔、昌平、延慶、房山、海淀、門頭溝;天津的薊縣;河南的浚縣、淇縣、林縣、濟源、鶴壁、宜陽、盧氏、欒川、嵩縣、淅川;遼寧的遼陽、綏中、建昌、凌源、朝陽、蓋縣、海城;山東的膠南、黃縣、萊陽、萊蕪、淄川、五蓮、招遠、牟平、鄒縣、嘉祥、泗水、微山、新泰、肥城、沂源、日照、莒縣、沂南、濟南、臨朐、莒南;山西的蒲縣、襄垣、沁縣、永和、吉縣、石樓、交城、陽城、高平、壺關(guān)、平順;陜西的宜君、耀縣、延長、延川、洛川、宜川、富縣、永壽、彬縣、鳳翔;甘肅的合水、慶陽、華池、正寧、武都、宕昌;湖北的宜城、襄樊為產(chǎn)地:內(nèi)蒙古、寧夏安徽、江蘇等省、自治區(qū)有分布。四川、湖南、安徽等省曾引種栽培,以河北邢臺、內(nèi)丘及河南林縣產(chǎn)區(qū)歷史悠久、質(zhì)地優(yōu)良最為著名。我國酸棗主要分布于華北暖溫帶區(qū)域,其中全國酸棗總蘊藏量在1081萬Kg左右,其中該區(qū)域蘊藏量在800萬Kg左右,占全國蘊藏量的74%,據(jù)調(diào)查,河南酸棗總蘊藏量在100萬Kg,占全國總蘊藏量的9.25%左右

酸棗野生或栽培于我國長江以北,海拔1500m以下,氣候溫暖的干旱山區(qū)、丘陵、荒坡。以海拔200~500m的向陽山坡、荒地、崖邊、路旁或淺沙旱地為多,常連片叢生。

酸棗仁(酸棗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w.---植株)

酸棗仁(酸棗---花)

酸棗仁(酸棗---果實)

酸棗仁(酸棗---藥材)

32、天麻:蘭科天麻屬天麻的干燥塊莖,

野生天麻云南的彝良、鎮(zhèn)雄、大關(guān)、魯?shù)椤⒄淹ā⑼拧⒂郎啤⒔椊Ⅺ}津、劍川、云龍;貴州的大方、赫章、織金、正安、納雍、威寧、長順、印江、甕安、貴定;四川的敘永、占藺、馬邊、雷波、峨邊、金口河、榮經(jīng)、洪雅、峨眉、雅安、邛崍、茂縣、通江、萬源;重慶的巫溪;西藏的察隅、波密為主產(chǎn)。陜西的鎮(zhèn)安、西鄉(xiāng)、寧強、鎮(zhèn)巴、佛坪、石泉;河南的盧氏、西峽、桐柏;湖北的咸豐、鶴峰、巴東;安徽的岳西;吉林的撫松、長白等地也有野生分布。以云南昭通地區(qū)所產(chǎn)天麻質(zhì)優(yōu)著名。

栽培天麻陜西的寧強、城固、西鄉(xiāng)、勉縣、鎮(zhèn)安、藍田、商縣、南鄭、安康;湖北的保康、房縣、南漳、鄖西、鄖縣、竹山、襄樊、谷城、老河口、宜昌、鶴峰、恩施、英山;湖南的靖縣、會同、黔陽、沅陵;河南的商城、西峽、桐柏、欒川;安徽的金寨、岳西、霍山;貴州的錦屏、務(wù)川、沿河、德江、貴陽、都勻、安順;四川的通江、廣元、旺蒼、南江;吉林的長白、撫松;遼寧的新賓都有種植。以陜西、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量大。

野生天麻分布于我國西南至東北及長江中游各省,西南地區(qū)較多,長江中游廣栽培。一般生于海拔600~2 800 m的山坡、河谷、竹林、闊葉林或灌木林下,以1600 ~2 400m的箭竹林、小竹林下為常見。天麻喜在涼爽、潮濕、排水良好、腐殖土質(zhì)深厚、半陰半陽處生長。因天麻無根、無綠葉,不能吸收土壤中營養(yǎng)和進行光合作用,必須依靠白蘑科蜜環(huán)菌真菌l共生。20世紀70年代初,在天麻自然分布區(qū)內(nèi),選擇適應(yīng)的氣候、土壤進行人工栽培獲得成功。如能做到人工控制土壤營養(yǎng)及溫度與濕度,掌握栽培技術(shù),即使在海拔較低的地區(qū),野外或室內(nèi)也能栽種天麻。該技術(shù)現(xiàn)己廣泛推廣。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植株

天麻---藥材

天麻---飲片

33、蒺藜:為蒺藜科蒺藜屬植物蒺藜干燥成熟果實。

主產(chǎn)區(qū)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及甘肅、新疆等省區(qū)。河南省是蒺藜的主產(chǎn)區(qū)之一,主要產(chǎn)于鄭州、中牟、禹縣、堰師等地。根據(jù)處方分析,每年銷售量約十幾萬公斤,蘊藏量約為其30萬公斤左右。

生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點附近。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innaeus---植株

蒺藜---花

蒺藜---果實

蒺藜---藥材

34、白果:銀杏科銀杏屬銀杏成熟果實

全省現(xiàn)有銀杏150多萬株,其中結(jié)果樹2. 5萬株,年產(chǎn)白果50萬kg。主要分布在豫南大別山、桐柏山區(qū)的新縣、光山、羅山、信陽、商城、固始和桐柏縣;豫西伏牛山區(qū)的嵩縣、西峽、南召、魯山、泌陽、盧氏、欒川、洛寧和登封;豫北太行山區(qū)的林州、濟源和輝縣等地。全省呈零散分布,但在局部地區(qū)分布又相對集中,如全國四大銀杏基地之一的新縣,現(xiàn)有銀杏12萬株,其中結(jié)果樹1. 6萬株,盛果樹4150株,年產(chǎn)白果30多萬Kg。

銀杏為喜光樹種,深根性,對氣候、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寬,能在高溫多雨及雨量稀少、冬季寒冷的地區(qū)生長,但生長緩慢或不良;能生于酸性土壤(pH值4.5)、石灰性土壤(pH值8)及中性土壤上,但不耐鹽堿土及過濕的土壤。以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氣候溫暖濕潤,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土層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區(qū)生長最好的地區(qū)和平共處在土壤瘠薄干燥、多石山坡過度潮濕的地方均不晚成活或生長不良。

白果(銀杏Ginkgo biloba L.---植株)

白果(銀杏---果實)

白果(銀杏---藥材)

白果仁(銀杏---葉片)

35、商陸:商陸是商陸科商陸屬商陸多年生粗壯型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紅黃壤丘陵山區(qū),主產(chǎn)于河南、湖北、山東及浙江、江西一帶。河南主要分布于大別山區(qū)、桐柏山區(qū)、伏牛山區(qū)及中部平原

常見生長于溝谷、山坡、路旁、林緣、宅旁、灘湖邊及果園林下土壤較為濕潤處。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生性、抗生性及繁殖力強,病蟲害發(fā)生少,即使在較為陰濕的樹蔭底下或較為干燥的崗坡地也可以較好地生長。

商陸(垂序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 L.---植株)

商陸(垂序商陸---未開花序)

商陸(垂序商陸---果序)

商陸(垂序商陸---根)

商陸(垂序商陸---藥材)

36、蔓荊子: 馬鞭草科牡荊屬蔓荊或單葉蔓荊干燥成熟果實。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

蔓荊主要分布于河南安陽,據(jù)文獻記載,河南安陽一帶蔓荊子用藥已有1000多年,主要沿著白河兩側(cè)。另分布于大別山西南坡的湖北麻城,安徽的太湖、潛山等地。

蔓荊子(單葉蔓荊Vitex rotundifolia Linnaeus f.---植株)

蔓荊子(單葉蔓荊---花序)

37、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鮮全草,是南方一種民間野生草藥。

主要分布在云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江蘇等地。河南主要分布于確山

生于潮濕的田邊、溝邊、路旁和草地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植株

白花蛇舌草---藥材

當然,作為河南有名的藥材還有很多,這里只是它的冰山一角,僅以這山川里的一草一木獻給為醫(yī)藥無私奉獻的默默無聞的工作者。

閱讀 79169
版權(quán)聲明:
1.依據(jù)《服務(wù)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quán)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zhuǎn)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quán)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luò)服務(wù)提供者,服務(wù)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wù)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luò)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權(quán)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quán)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不卡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午夜体验试看120秒| 国产私拍视频|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剧情乱偷| 12至16末成年毛片| 国产a级毛片| 玉蒲团电影|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高清整在线| 美女被男人扒开腿猛视频| 里番肉本子同人全彩h| 日韩欧美卡一卡二卡新区|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欧美电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8|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 亚洲一级二级| 午夜电影院理论片8888琪琪|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含羞草实验研所入口|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4480新热播影院| 色丁香婷婷| 性爱宝典| 卡通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天天爱夜夜做|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538在线观看| 9999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