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雪豹“上戶口”,需要經歷哪些流程?“雪豹守護行動”給你大起底 ——紀中國綠化基金會“雪豹守護行動”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其是為了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而設立的紀念日。
作為走在全民生態保護第一線的中國綠化基金會,也以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共繪美麗中國畫卷。其于2018年發起的“雪豹守護行動”不僅在改善雪豹種群生存狀態,促進高寒山地生態系統的維護方面作出了貢獻,也為公眾了解雪豹提供了渠道和信息。尤其是項目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資料,被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到,一起見證生態環境和質量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但一臺紅外相機從架設到影像資料的搜集完畢到達網友們手中,需要經歷哪些流程呢?筆者這次跟隨中國綠化基金會雪豹守護行動項目組,給大家來個大起底。
第一步,確定調查區域,取得外業調查許可
這是項目開展的大前提,也涉及到地區安全、生物數據安全等問題,必須合法合規地開展調查。中國綠化基金會雪豹守護行動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具體實施的項目,在這一點上毋庸置疑。
筆者跟隨項目組,第一次來到了位于西寧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參與項目外業調查座談會,了解本次外業調查的具體區域的自然環境和社區基本情況,對接當地管理局,方便深入項目地有的放矢開展工作。
調查的前提,是確定調查范圍;調查任務,是圍繞雪豹、環境和人三方面展開。具體而言,就是要搞清楚雪豹在哪兒、數量有多少、雪豹吃什么、吃得好不好、有沒有人來打擾等一系列問題。
座談會現場
第二步,開展外業工作,投入人力實地實線調研
帶著各種問題,筆者跟著項目團隊經過近一天的車程,終于到達本次項目團隊要開展外業調查的社區。基于雪豹分布在海拔高、路程遠、氣候惡劣的地方,在這里完成外業調查任務并非易事,項目組成員是在當地林業系統工作的管護員帶領下,深入荒無人煙之地開展外業工作。
項目組外業工作
因為雪豹分布的特殊性,項目主要以“相機抓拍”為主要手段,以“徒步調查”配合輔助。每次外業調查,主要是專家團隊成員根據雪豹生活習性,在區域內實地勘查,預估雪豹容易出沒的地點,探討架設紅外相機的架設位置,一般放置在刨坑、標記點、鞍部、山脊小路、山谷小路等附近,以最大限度地捕捉雪豹。
調查途中遇到一群巖羊
以此根據實際調研的路徑設計相機架設方案,方案還要考慮當地可培訓的巡護員人數,也要根據紅外機的電池壽命,安排好管護員至少要完成外業工作,包括紅外相機安裝時,及時更換電池和內存卡等,如此才能收獲雪豹珍貴的調查影像資料。
第三步,培訓巡護員使用紅外相機,形成監測主力軍
外業調查工作結束后,筆者參加了雪豹守護行動項目組組織的紅外相機培訓課,培訓課再次對項目一線的管護員再次開展紅外相機布設的培訓工作。
培訓課上,項目組老師向參與人員分享了項目近段時間紅外相機拍攝到的成果,并且針對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畫面提出了優缺點和改進方式,特別是布設紅外相機的位點,以及詳細的使用安裝取卡等事項。不斷與一線管護員進行技術交流和培訓,只為項目后續開展積累經驗。
項目非常核心的工作其實是當地林業管護人員完成的,這批受過培訓的管護人員主要負責野外紅外相機布設和后期維護工作,需要他們對于紅外相機的操作使用和野外布設和選點的技巧靈活掌握。
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影像
第四步,主導數據回收,并進行數據分析整理,建立雪豹數據管理系統
項目管護員采集了一線收集的數據后,由項目組工作人員進行數據標定。此刻,讀取每張卡片的數據信息的過程就像“開盲盒”,當我們在鏡頭中發現珍貴的雪豹畫面時,往往能讓我們興奮不已。
項目組工作人員進行數據標定
隨后,項目專家人員會利用這些影像資料獲得各種研究信息,他們也會根據紅外相機控制半徑和紅外相機識別個體數,分層估算調查范圍內的雪豹分布區域面積及個體數量等。
此刻,才意味著被拍攝到的雪豹,上了正式“戶口”。這些正式“原住民”的影像也才能真正作為反饋內容到達網友們手中。保護雪豹等珍稀物種也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全民行動,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美麗家園。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