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飛哥

水面飛哥
——水黽觀察記
有一種水生昆蟲叫水黽(黽讀mǐn,黽蝽科物種的通稱),想必你也見過,池塘、山澗常見。它有六條細長的腿,平時輕巧地撐開在水面,宛如當下流行的無人機。當它邁開腿,在水面上奔跑,那速度可是無人機不可比試。它身懷“輕功”,履水如履平地,可以每秒100米的速度在水面上悠閑輕靈地滑行,我稱之為“水面飛哥”。
那天我在南明山公園的一口水塘邊觀賞桃花水母,發現幾顆大小不一的水黽在水面“飛”來“飛”去。其中有一只特別大的水黽引起我的注意,我想看個究竟,試著用蟲網去打撈,但屢試屢敗……后來是在某個夜晚才抓到它。為什么要在夜里才能抓到它呢?因為它不僅奔跑速度快,而且白天的視力特別好。
有研究發現,水黽之所以能夠輕巧地浮在水面,是因為其腿部特殊的微納米結構——有無數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多層微米長短的剛毛,將空氣有效地吸附在微米剛毛和螺旋狀納米溝槽的縫隙內,在其表面形成氣墊,從而能夠在水面上自由地穿梭滑行而不會將腿弄濕。水黽的一條長腿就能在水面上支撐起15倍于身體的重量而不會沉沒。
它倏忽間啟動,只見水面微光一閃,如一枚離弦的針,迅疾地飛掠而去。它行時無痕,亦無濺起水花,只留下身后一串極其細微的漣漪;它又常停駐水面,看似靜息,實則眼觀六路。忽有飛蟲失足落水,掙扎于水的羅網中,水黽便疾如閃電般飛馳而至,以長足輕輕按住獵物,然后伸出尖利的口器刺入掙扎的軀體。水波被這生死的掙扎攪動,漾開一圈圈微瀾,竟在它周圍織成了小小的“蛛網”,網中央的它不緊不慢,享用著水的饋贈。
這“水上飛哥”既無龐大的身軀,亦無振聾發聵的嘶鳴,卻憑借造物主賦予的精微結構與平衡之技,將浩渺水面化作坦蕩疆場——有道是,何需巨艦重甲,輕舟便足以橫渡滄溟。我們人類癡迷于速度與力量,卻每每忽視了輕巧與精微所蘊含的深意:水黽足尖的絨毛與靜水之間那場無聲的對話,是自然啟示于我們,以柔克剛的永恒法則。
黽蝽科不同種水黽的體型大小不一。其中長翅大黽蝽是我見過最大的,體長約25mm,中足最長,有90mm,是體長的三倍多。其他種有澗黽蝽、小黽蝽,這些個頭相比水黽要小一些。澗黽蝽,淡黃褐色,約6mm,背部分布對稱的斑紋。小黽蝽,體長約12mm, 分有翅無翅型。(2025.6.15記)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