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日月峽在行動”--演講嘉賓Ari Makkonen先生(芬蘭)
生物多樣性意味著生態系統的服務、復原力與健康 —— Ari Makkonen先生(芬蘭)
生物多樣性保護
Ari Makkonen先生,水工程碩士和自然科學學士。自1986年以來,在芬蘭外交部和農林部擔任國際業務顧問(與中國在水和環境相關主題方面的合作)。自2002年以來訪問中國50多次。芬蘭武術協會理事會成員。
標題:生物多樣性意味著生態系統服務、復原力和健康,不僅對人類,而且對全球其它物種也至關重要。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是我們時代最嚴重的全球環境危機之一。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與氣候危機交織在一起,這兩個問題都源于同一個根源。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關鍵是人類活動:棲息地的破壞、氣候變化、污染和狩獵。幾乎所有生物有機體群體的物種滅絕速度都比沒有人類影響的快得多。
生態系統服務是自然環境及其健康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利益。這些生態系統包括農業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這些生態系統提供作物自然授粉、清潔空氣、極端天氣緩解以及人類身心健康等。它們通常是食物供應、清潔飲用水供應、廢物分解以及食物生態系統復原力和生產力的組成部分。
多樣性自然環境的可及性和早期接觸自然成為人類的重要方面。自然對你有好處。它緩解壓力和低落的情緒,增強免疫系統。當我們星球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和諧時,我們的健康是不是也會受到影響?
行星健康:近年來,研究人員開始談論“行星健康”。隨著自然界的衰落,痛苦不僅僅局限于人類,而是涵蓋了所有因棲息地破壞、污染、氣候變化或狩獵而數量減少的生物物種。環境狀況和行星福祉密不可分。
對于健康來說,一切都始于微生物:人類腸道和皮膚承載著大量影響我們健康、思想和發育的微生物。多樣化地接觸天然微生物有助于預防過敏等疾病的發作。了解免疫力的發展可以指導城市規劃和公共建設。
流行病是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癥狀: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被認為是各種流行病的原因之一。當棲息地被破壞以給人類生活騰出空間時,野生動物越來越頻繁地遇到人和家畜。隨著動物和植物數量的減少,依賴它們的微生物和寄生蟲也受到影響。微生物和寄生蟲物種通常也是能夠在物種之間跳躍的物種。
多樣化和健康的森林:芬蘭被富有成效的生態系統——森林所覆蓋。除了樹木,漿果和蘑菇也生長在芬蘭森林中。
芬蘭近一千種森林物種瀕臨滅絕——這是由于人類活動,也是由于氣候變化。對于自然徒步旅行者來說,這是“可見的”,通過一些鳥類數量的減少、落葉樹木數量的增加以及入侵植物和昆蟲物種。
樹木本身也在遭受多樣性的喪失——它們與真菌共生,越健康,樹就長得越好。如果樹種多樣性減少,疾病就會在樹木中傳播。在古老的多樣化森林中,這些疾病無法不受控制地傳播。
農業和林業可以保護我們免受流行病的侵襲,保持環境對我們和子孫后代至關重要。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古老的天然森林比小型城市森林或年輕的商業森林更能促進壓力的恢復和刺激大腦。
全球什么情況
在過去的50年里,全球動物數量平均下降了近70%。許多雨林物種可能會在科學家識別之前消失。
與此同時,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框架下,2030年生物多樣性新目標和205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正在談判中,將于2022年9月在中國昆明獲得批準。
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需要整個社會的生態轉型,這意味著經濟、政策和文化的變化。除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我們還必須關注改善自然狀況。氣候變化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通過保護和恢復我們的棲息地,我們還可以應對氣候變暖的影響。
正在編制芬蘭第三個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
芬蘭第三個國家生物多樣性戰略(2023-2030年)旨在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并使生物多樣性在2030年前走上復蘇之路。隨著芬蘭自然環境的生物多樣性繼續下降,新的生物多樣性戰略將是必要的。如果以受威脅物種的數量來衡量,下降速度甚至比以前更快。該戰略的目的是制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并在2035年前扭轉復蘇趨勢。
該戰略將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促進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此外,將制定衡量行動及其影響的方法。該戰略和執行方案將與國際和歐盟內部設定的目標相聯系。
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列出了17個關鍵目標,其中3個與保護區網絡有關,目標包括將保護覆蓋的表面積增加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30%,其中14個目標與改善不同生境的自然狀態有關。
翻譯:馬瑩瑩
編發:王克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