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瀕危的海洋哺乳動物—北太平洋露脊鯨︱國寶知多少
North Pacific right whale ▍2022
北太平洋露脊鯨(學名:Eubalaena japonica)體圍粗,其體圍與體長之比顯著大于須鯨的其他種類。自從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后,北太平洋露脊鯨已是最瀕危的海洋哺乳類動物。
歷史上,北太平洋露脊鯨曾分布在日本至墨西哥之間的廣大海域。但后來捕鯨業的興起給它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數量驟減?,F存種群數量只是19世紀的很小一部分,據Scarff(2001)初步估計在1839~1909年期間,有26,500~37,000頭北太平洋露脊鯨被捕。
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北太平洋
露脊鯨
的特征
多數北太平洋露脊鯨通體黑色,但在腹部和頦部可能有一些大小不同的白斑,尾葉和鰭肢也可能有白色點斑。頭部有一些黃色、紅色或白色的粗糙皮疣,稱為胼胝體,是鯨虱的棲居處。在吻端的最大的胼胝體稱為吻帽(bonnet)。其它胼胝體常在吻帽與呼吸孔后端間、下頜,以及眼的上方。頦前端和上頜具有一些毛,有些毛長在胼胝體上。2個呼吸孔略呈 “八”字狀,相隔很遠,可呼出高達5米的“V”形噴潮。下頜的側面觀呈強弓形,上頜的背面觀很窄。頭部腹面無喉溝,寬闊的背部無背鰭或背脊。鰭肢短而且很寬。
尾葉很寬,向兩端漸尖,后緣平滑,中央有1個深缺刻。上頜每側有200~270塊長而薄的鯨須板,褐灰色至黑色,須毛很細,說明它以小型的生物為食。成體的鯨須板長可達2.8米。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北太平洋的溫帶和亞極帶水域,分布在北緯25°~60°之間。它們在冬初從亞極帶遷向緯度較低處,在接近大陸或島嶼的淺水區域逗留。交配和產仔后于春季返回亞極帶。
生活習性
常結成12頭以下的群(大多是單身的或已配對的鯨)。在攝食或繁殖場可形成較大的群。它們能作活潑的空中動作,包括躍水、尾葉拍水、鰭肢拍水。通常在深潛前舉起尾葉。噴潮呈“V”形。
它們以橈足類和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是典型的撇食者,可在水面緩慢地游過一片又一片地集中在一起的浮游生物,濾食或撇食其中的食物,也可潛入深處撇食,潛水時間約10~20分鐘。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s to care for human beings.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