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科普小文|廣斧螳螂?螳螂談
媒體:原創 作者:華僑城濕地
專業號:華僑城濕地
2023-08-18 09:33:42
《螳螂談》——廣斧螳螂
“鐮刀殺手”
今天介紹濕地一種常見螳螂,廣斧螳螂,也叫廣腹螳螂,俗稱寬腹螳螂。身型與薄翅螳螂相仿,但粗壯得多。特征是雙刀上三個突起的黃色斑點和雙翅上的一對白斑。
廣斧螳螂成蟲
廣斧螳螂肉食而好斗,甚至同類也相殘,有人稱之為“鐮刀殺手”。也有人說他們是益蟲,因為它們的食物常是農林害蟲。其實,在自然界螳螂只是食物鏈中的一環沒有好壞之分,所謂“害”與“益”是相對于人類的標準來講。
螳螂的相愛相殺
科學試驗記錄螳螂求偶,雌雄雙方翩翩起舞,整個過程短的10分鐘,長的達兩個小時。部分雌螳螂會在交尾時咬斷雄螳螂的脖子,事后又把雄螳螂整個吃掉,作為懷孕的補品。于是雌螳螂“吃夫”的惡名和雄螳螂“殉情”的美名也就盡人皆知了。
科學家發現,當一只處于中度饑餓狀態的雌螳螂進行交配的時候,在交配過程中或交配之后,她會試圖吃掉自己的配偶以獲取更多能量。當然,螳螂有非常多的種類,不同種類之間表現出來的行為可能會有些許差異。
廣斧螳螂若蟲
螳螂形態特征
螳螂體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復眼突出。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適于步行。生長過程逐漸變態。
卵鞘是泡沫狀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樹枝、樹皮、墻壁等物體上。
"廣斧螳螂"
初孵出的若蟲為“預若蟲”,脫皮3~12次始變為成蟲。一般1年1代,有些種類行孤雌生殖。
蛻皮現場
肉食性,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除了增強攻擊屬性,螳螂的防御機制也不可忽視,有些螳螂具有保護色,有的并有擬態,與其所處環境相似,借以捕捉食物。
編輯:豌豆
圖片:江離、青蛙(陸千樂)
校稿人:張俊鑫
審稿人:孟祥偉
閱讀
86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