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工作成效顯著
媒體:內詳 作者:內詳
專業號:張小然
2021-10-10 14:17:32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魏郁、云南總站記者陳鴻燕、云南臺記者袁曉星):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11日將在春城昆明拉開帷幕。在大會召開前夕,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女士對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成就予以高度評價,并對中國在會議籌備方面的努力表示感謝。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新聞中心9日舉行第一場中外媒體見面會,伊麗莎白·穆雷瑪在見面會上表示,中國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修復工作成效顯著。
她說:“我能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已達1.18萬個,總面積超過1.7億公頃,占國土陸域面積18%,這甚至超出了‘全球目標’的要求;由于中國嚴格的保護措施,一些生物的受威脅程度降低了;另外,我還知道中國為了保護和挽救水生生物多樣性,實施了長江十年禁漁的舉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兩次推遲,最終確定于今年10月和明年分兩階段舉行,伊麗莎白·穆雷瑪感謝中國政府決定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舉辦第一階段會議。在談到本次大會舉辦地云南時,她說,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民族文化都非常豐富多元,值得學習、借鑒。
她說:“據我所知,云南省僅占中國陸地面積的4.1%,但在中國的30000種植物中,云南省有1.9萬種。我還知道除了生物多樣性,云南在民族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等方面非常豐富。我認為這也是本次大會選擇在云南舉辦的原因,因為這里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閱讀
69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