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迎來新一對中國大熊貓,美媒:最早今年夏末抵達,“充滿期待”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邢曉婧】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22日發布消息稱,為持續推進大熊貓保護事業,我會已分別與西班牙馬德里動物園和美國圣迭戈動物園就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事宜達成一致并簽署協議,同時正與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和奧地利美泉宮動物園就新一輪合作進行磋商。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介紹稱,美國、奧地利、西班牙等是最早與我國開展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的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與西班牙、美國、奧地利共繁育成活幼仔28只,為大熊貓保護繁育作出了積極貢獻。
“我們非常激動,也充滿期待。”美媒第一時間對該消息進行報道。美國圣迭戈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和野生動物保護科學部副總裁梅根·歐文22日告訴美聯社,“重新迎來大熊貓不僅對圣迭戈有好處,也有助于保護大熊貓,希望從圣迭戈動物園開始重啟熊貓合作。”報道稱,如果相關手續得到批準,一雄一雌兩只大熊貓或最早于今年夏末抵達。歐文說,中國專家將一起前來,并在圣迭戈待上幾個月。
2023年4月8日,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孟菲斯動物園的大熊貓“丫丫”在吃竹子。4月26日,“丫丫”從孟菲斯動物園啟程返回中國。(視覺中國)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22日稱,過去幾年,在美中關系緊張日益加劇的背景下,生活在美國動物園的大熊貓數量不斷減少。去年,在租借協議到期后,孟菲斯動物園和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都將大熊貓歸還給了中國。現在美國只剩下4只大熊貓,全部都在亞特蘭大動物園,其租借協議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到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大熊貓是中美人民的友誼使者。我們愿繼續同美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這番講話在美國社會引起廣泛關注,人們紛紛期待能有更多大熊貓來到美國。
另據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區電視臺網站22日報道,隨著馬德里動物園一對年齡分別為21歲和23歲的大熊貓即將返回中國,西班牙將迎來兩只新的大熊貓。40余年來,中國送往西班牙的大熊貓一直都是兩國良好外交關系的象征。據中國外交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科爾多瓦同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大熊貓是兩國人民的友好使者,西班牙歌手為“竹琳”創作的童謠《大熊貓之歌》曾風靡西全國,陪伴一代代西班牙孩子快樂成長。中方將待已到期的熊貓一家接返中國后,再向西班牙運送一對年輕的大熊貓,延續兩國人民40多年“熊貓情”。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大熊貓國際合作相關問詢時表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先后與20個國家的26個機構開展了大熊貓保護合作,有效提升了大熊貓保護研究能力,促進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國際合作,增進了中外人民友誼。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執行院長朱鋒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開展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充分說明在今天這樣高度全球化的時代,無論什么國家、民族,有什么樣的歷史、文化,保護動物符合人類基于人性的自然價值,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朱鋒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為追求其“霸權、霸道、霸凌”的單極利益,試圖拉攏歐洲對抗中國。真正的外交關系應該超越美國政府和一些政客的所謂“美國優先”的意識形態標準。中歐關系也是如此,無論俄烏沖突給其所謂的“中國觀”造成何種沖擊,歐洲各界都需要正視,今天崛起的中國是歐洲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朱鋒表示,大熊貓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共同保護大熊貓有助于促成國家之間達成新的合作,也有助于加強中美、中歐之間的關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