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野生蘭科植物資源極為豐富 空谷幽蘭香自遠
海南特有種——凌氏石豆蘭。黃明忠 攝
小蝴蝶蘭。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鐮翅羊耳蒜。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流蘇貝母蘭。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莫氏曲唇蘭。黃明忠 攝
石仙桃。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海南特有種——海南鶴頂蘭。黃明忠 攝
海南蝴蝶蘭。黃明忠 攝
五唇蘭。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瓊島二月春風暖,遠郊山野冒出星星點點的花苞,迎春花市也跟著熱鬧起來。
姹紫嫣紅的各色迎春花爭奇斗艷,若要選出一個“人氣王”,蘭花必定當仁不讓。
“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jié)。”古人以蘭賦墨、借蘭抒懷,蘭花由此被賦予淡雅高潔、質樸文靜的審美特征,但其作為植物界最大且進化程度最高的“家族”之一,其實遠遠不止“花中君子”這一副面孔。
單單放眼瓊島的山野叢林,便已有道不盡的“蘭故事”。
植物界的“名門望族”
不爭桃李之艷,不欺梅雪之香,蘭花憑借氣清、色清、姿清、韻清的“四清”氣質,在中國傳統文化意象中始終以一派“君子坦蕩蕩”的風范示人。而在西方世界的文化語境中,蘭花卻有著強烈的性意味,保守的維多利亞時代甚至將其視作“淫欲的幽靈”。
口碑之所以如此迥異,只因“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作為植物界種類最多的家族之一,蘭科植物約有800屬近3萬種。從喜馬拉雅山麓到婆羅洲的雨林,從西伯利亞的河岸邊到乞力馬扎羅的冰川下,從洛基山脈到亞馬遜平原,其“勢力范圍”幾乎遍布除極地和極端干旱沙漠地區(qū)以外的各種陸生系統中。
不同生境中的蘭科植物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由此演化出迥異的花型、色澤與大小。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蘭花一般是指國蘭,包括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等。”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植物分類學專家邢福武介紹,這一類蘭花通常沒有醒目的艷態(tài),也沒有碩大的花、葉,剛好契合東方人的審美趣味。
與國蘭相對應的另一類蘭花叫洋蘭,因花朵碩大、花形奇特多姿的特征更符合西方審美,興起于西方而得名。但可別顧名思義地以為它們都是舶來品,事實上,洋蘭又稱熱帶蘭,在我國華南、西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均有分布。
據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玉凱等人發(fā)表于2016年的《海南島維管植物物種多樣性的現狀》一文介紹,海南島內有各類野生和栽培維管植物共計243科1895屬6036種,其中蘭科植物達298種,為第一大優(yōu)勢科。
而自《海南植物志》(1–4卷)出版完成至今的40余年里,蘭科更是位居海南島新增野生植物記錄的榜首。由此可見,海南作為我國唯一具有島嶼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的區(qū)域,實在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蘭花王國”。
海南野生蘭花資源極為豐富
肥碩粗大的根系攀附在高大喬木的枝干上,帶狀或圓柱狀的革質葉片自然垂落;莖干健壯的植株從山坡石縫間陡然伸出,與地衣、苔蘚植物毗鄰而居;矮小的根狀莖直立于林下朽木或枯葉間,渾身上下連一片綠葉也瞧不見……
穿行在海南的山林原野,經常能看見這樣一些似雜草般的植物,它們生境、外形各異,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蘭科植物。
蘭科植物分為附生、地生和腐生三種生活型,根據海南大學副教授余文剛等人的調查研究顯示,附生蘭在海南分布最為豐富,地生蘭次之,腐生蘭最少。
“高比例的附生蘭是熱帶植物區(qū)系成分的一個標志,地生蘭分布比例較大則說明本島蘭科植物由熱帶向亞熱帶成分過渡。”余文剛介紹,蘭科植物在海南島西南部和南部地區(qū)分布最為集中,其中石斛屬、毛蘭屬、萬帶蘭屬等熱帶種占絕對優(yōu)勢,但中部山區(qū)的海拔差也為槽舌蘭屬、舌唇蘭屬等北溫帶種類的生長提供著適宜條件。
位于東方市東河鎮(zhèn)大廣壩水庫上游的俄賢嶺,從低海拔到山頂依次分布有熱帶半落葉季雨林、熱帶常綠季雨林、熱帶山地雨林和石灰?guī)r山頂矮林,蘭科植物種類在這里隨植被類型變化呈現出顯著不同。
譬如在熱帶山地雨林,石仙桃、指葉毛蘭、匙萼卷瓣蘭、密花石斛等蘭科植物占絕對優(yōu)勢,而在石灰?guī)r山頂矮林,則經常可以看到玫瑰毛蘭、云南石仙桃、足莖毛蘭、金釵石斛或純色萬代蘭連成一片覆蓋在巖石上,頗有山頂花園之勢。
對不同環(huán)境極強的適應能力,讓海南蘭花呈現出極高的多樣性,更進化出不少特有種。僅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qū)內,便分布有保亭金錢蘭、海南開唇蘭、海南石豆蘭等20種海南特有蘭科植物,資源之珍貴堪稱一絕。
野生蘭花資源保護任重而道遠
從參天的喬木、攀緣的藤本,到低矮的灌木叢、貼地生長的苔蘚地衣,當蘭花祖先的某一枚種子在中生代蘇醒萌發(fā)時,所面對的已經是一個十分擁擠的世界。為了獲取有限的陽光,它不得不選擇成為一名依附者,這也注定了蘭花與其生境唇齒相依的關系。
香港蘭花專家蕭麗萍曾前往霸王嶺、俄賢嶺等地調查野生蘭花資源,并對記錄到的中國僅海南特有的瀕危蘭科植物五唇蘭種群做了編號。然而等她隔段時間再來觀察,竟發(fā)現四周不少樹木被砍,失去樹木遮蔽的幾株五唇蘭葉片已經變得干枯。
生境被破壞只是海南野生蘭花面臨的威脅之一,更讓人揪心的是,不法分子盜挖濫采行為屢禁不止。
20世紀80年代,俄賢嶺附近的村莊有采挖野生蘭花獲利的傳統,一些外地商販甚至直接在村里設點收購。盡管蘭科植物全科所有種類均被列入《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范圍,且政府不斷加大野生蘭花保護力度,但當地仍有村民沿街兜售以石斛屬為主的野生蘭科植物,售價從百元至千元不等。
發(fā)生在俄賢嶺附近村莊的盜采行為并非個例,除了暴利驅使的投機行為外,也與花友對奇、珍蘭花品種的追捧不無關系。事實上,海南熱帶蘭花產業(yè)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萌芽以來,通過有效利用現有的土地、品種資源,如今早已人工培育出包括文心蘭、石斛蘭、千代蘭、萬代蘭等在內的一大批色澤、花朵、植株都有特色的蘭花。
所以,要想帶一株上好的蘭花回家,根本無須大動干戈地跑去野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