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生態“家底” 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2023年10月,我縣啟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并于2024年7月通過中期進展評估,野外調查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調查數據的整理與報告編寫。
燕山位于柏溪鄉,是省級森林公園。來自安徽師范大學的植物調查團隊來到燕山,徒步對野生植物進行觀察,記錄了包括赤楠、石櫟、?白背葉野桐等幾十種植物的種類、分布等信息,為后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除了植物種類繁多,眾多野生動物也頻頻現身。縣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以來,調查團隊在牯牛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洪嶺林區等布設的多臺紅外相機,分別記錄到了中華穿山甲、黃喉貂、中華鬣羚、獼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的影像,印證了野生動物在棲息地里的繁衍發展。
據了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又被稱為“自然界的人口普查”。此次調查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陸生高等植物多樣性、陸生脊椎動物多樣性、陸生昆蟲多樣性、大型真菌多樣性、淡水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相關傳統知識等,尤其是對珍稀瀕危物種和重點保護物種的種類、分布、生境等現狀,進行系統性梳理,科學評價生物多樣性狀況,提出相應的保護對策和措施,為我縣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和監管能力。
根據初步統計,野外調查工作累計投入調查人員共800余人次,設置調查樣線314條,調查樣點(樣方)153個,設置紅外監測相機90臺。目前已整理數據共記錄到物種3173種,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5種,分別為中華水韭、銀杏、象鼻蘭、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分別為白頸長尾雉、中華秋沙鴨、黑鸛、黑麂、中華穿山甲;此外本次調查初步統計還發現安徽省新紀錄種9個,包括掌葉蓼、開化葡萄、露珠碎米薺、虎灰蝶、褐眉眼蝶、斜帶鳥嘴天蛾、福建微橋原蟌、黑斑黑山蟌、藍寶爛斑蛾等物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