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三板斧”全面提升自然教育科普基地建設
唐家河自然教育科普基地位于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是以保護大熊貓等瀕危、珍稀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系統為主的山地森林類型保護區,是世界低海拔森林類型遇見野生動物最高地區之一。唐家河科研底蘊深厚,成果豐富,通過科研成果轉換,積極開展自然科普教育,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基地”。黃強省長調研唐家河時指出,要積極申報省級科普基地,充分發揮國家公園的科普宣教功能。
一是夯實科普教育基礎設施。唐家河建設1個自然科普教育中心、6個科普場館,7條自然科普解說步道;在蔡家壩建設了以四川羚牛為主題兼具食宿功能的自然科普館;同時投資1600萬元建立了藥用植物園、珍稀植物繁育基地等自然科普教育基礎設施。開發了30余個動植物科普教育課程;設計了鳥類、獸類、植物等解說牌;編制了一套自然科普教育教材;在社區設立了野外科普點、動物觀測哨棚;建立了一支科普導師隊伍建設,其中專職7人,兼職17人,開發了“智游青川”APP和智慧解說小程序,實現野生動物線上科普。通過軟硬件建設,唐家河建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自然科普體系。
二是重視科普教育活動組織。唐家河注重科普活動的開展,每年通過進校園、進景區、進場鎮、進社區開展公益性科普教育活動,組織“自然教育周”、“愛鳥周”等主題自然科普活動,唐家河自然博物館作為最具唐家河代表性的科普場所,每年自然科普受眾達12萬人次。
三是完善科普教育制度與規劃。唐家河根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編制了《唐家河自然科普教育規劃》;制定了《唐家河自然科普教育管理辦法》;每年投入30萬用于公益科普活動的開展;今年唐家河投資1600萬元,實施科普宣教設施建設項目,目前正編制自然科普教育學校可研報告。
唐家河作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國家公園全民公益性,通過自然科普教育助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作者:劉 銳
審核:廖 飛
審發:諶利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