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這些植物名字,你真的讀對了嗎
冷知識!這些植物名字,你真的讀對了嗎
名字,是一個標簽,是一個代號,是我們了解一個人的開始。在植物界也是如此,雖然植物名字的命名方法有固定格式,但博大精深的漢語言讓我們經常遇到看著熟悉卻不知道怎么念的多音字和平時都沒見過面的生僻詞。
接下來這些植物你可能都認識,但真的都念對了嗎?
NAME
那些易讀錯的植物名
1
[pò shù]樸樹
植物界的“樸”念【pò】——諧音“破”。樸樹常用于綠化道路,栽植于公園小區作景觀樹等,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較強的吸滯粉塵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礦區,綠化效果體現速度快且成活率高。
2
[shā mù] 杉木
杉木又名沙木、沙樹,值得玩味的是,水杉、池杉、落羽杉的“杉”卻都念【shān】。杉木樹形美觀,樹干端直,常在園林綠地種植和用于道路綠化,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其木材常供建筑、橋梁、造船、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
3
[pāo tóng] 泡桐
【pāo】發音,為木質疏松的意思。泡桐有著小喇叭一樣淡紫色或白色花朵,有順口溜說:“一年一根桿,二年一把傘,三年鋸木板。”,可見其生長速度極快,同時它也是夏季遮陰的好樹種。
4
[qiào dǒu kē] 殼斗科
殼斗科為山地常綠闊葉或針葉闊葉混交林的主要上層樹種,不僅作為用材林,還是優良的水土保護林。其果實外形神似毛栗,淀粉含量較多,還是木本糧食。
5
[qián má] 蕁麻
大家都聽過蕁麻疹【xún】,蕁字作植物讀音則有變。元代陳宜甫《夏日旅中》曾有“雨老蕁麻葉,風吹大戟花”,詩人借旅途中的所見之景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詩中的蕁麻也成了情感寄托的景物。
6
[bái zhú] 白術
術只有在植物名中念【zhú】,同樣的還有蒼術【zhú】。白術是常用大宗中藥材,自唐宋始炮制入藥,世代相傳,沿用至今。
7
[guì bǎi] 檜柏
看到“檜”,大家可能會聯想到秦檜【kuài 】,檜柏其實是圓柏的日文名,它在庭園中用途極廣,作綠籬、行道樹,還可以作樁景、盆景材料。
8
[suō cǎo] 莎草
“踏莎行”是比較常見的詞牌名,其中的莎讀音即為【suō】。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觀和禾草十分類似,由于莎草極易傳播,也常常被歸類為“雜草”。
9
[chēng liǔ] 檉柳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是【guài】怪柳,檉柳別名三春柳、紅柳、沙柳,生長力頑強良好,樹形優美,枝條細柔,葉形新奇,花期長,有“花不落”美稱,是極富詩情畫意的植物。
10
[bá qiā] 菝葜
菝葜原產于中國,《本草綱目》中記載,菝葜有清熱解毒、除濕、利關節的功效。
11
[jiào tou] 藠頭
長得像蔥,吃著也有點像蔥,畢竟藠頭屬于石蒜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薤、蕎頭、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等。藠頭的拉丁名是Allium chinense,其屬名Allium正是拉丁文對蔥的稱謂,按拉丁文的構成原理,藠頭就是“中國的蔥”。藠頭原產我國,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
12
[yán sui] 芫荽
芫荽是廣泛栽培的香料植物,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香菜。莖葉作蔬菜和調香料,可健胃消食;果實可提芳香油;果入藥有驅風、健胃、祛痰之效。
13
[jǔ ruò] 蒟蒻
俗名魔芋,美食愛好者對它應該不陌生。蒟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海拔250~2500米的山間。同時它富含植物蛋白質,是有益的堿性食品。
14
[yīng yù] 蘡薁
其本質上是野生葡萄,古人用它大量釀酒、制果醋,比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葡萄擁有更長的歷史,《豳風.七月》有言“六月食郁與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15
[yè gàn] 射干
王念孫疏證:“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射干為鳶尾科植物,也是一種草本類中藥,開花時觀賞價值極高。在詩人眼里,射干為高潔之草——《荀子?勸學篇》稱其生在極高的山巔,有高瞻遠矚之意,因此后世多用射干比君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