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首批冬候鳥遷徙
媒體:原創 作者:黑龍江撓力河濕地保護區
專業號:黑龍江撓力河濕地保護區
2023-10-20 09:49:57
金秋時節,正是候鳥遷徙季節。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大批候鳥遷徙。今年候鳥集群比往年稍晚,據各分局、管理站觀測目前已有數十萬只候鳥抵達保護區,其中包括丹頂鶴、白枕鶴、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近200只。
(攝影:王洪江 拍攝地點:八五三管理站)
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是東北亞地區候鳥重要棲息地和遷徙的國際通道,保護區總面積16萬公頃,保護區管理機構為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下設紅興隆、建三江 2 個分局和 11 個管理站。保護區各分局及管理站通過加大人員巡護頻率、攝像頭監測、無人機巡護、開展疫源疫病監測等工作,密切觀察抵達候鳥的種群、數量、覓食棲息情況,對候鳥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保駕護航”。
(攝影:王洪江 拍攝地點:八五三管理站)
近年來,保護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爭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不斷加大濕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大力開展濕地保護、濕地修復、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和棲息地恢復等工作,為保護撓力河原始濕地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保護區已連續多年觀測到丹頂鶴、東方白鸛、白枕鶴、白琵鷺、小天鵝等多種珍稀鳥類大型集群現象。2019年8月,首次觀測記錄有“鳥中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營巢。保護區已逐漸成為三江平原原始濕地景觀的一個“縮影”,在全球同一生物帶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被稱之為“天然生物基因庫”。
(攝影:崔迪 薛福香 拍攝地點:千鳥湖濕地)
(攝影:崔迪 薛福香 拍攝地點:千鳥湖濕地)
(攝影:崔迪 薛福香 拍攝地點:千鳥湖濕地)
(攝影:崔迪 薛福香 拍攝地點:千鳥湖濕地)
(拍攝地點:八五二管理站)
(拍攝地點:八五二管理站)
閱讀
25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