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帶你了解鱟試劑
鱟試劑的細胞溶解物是從海洋節肢動物鱟變形細胞溶解物藍血中提取的生化試劑,低溫凍干,它專門用于細菌內毒素檢測和真菌(1,3)-β-D-葡聚糖檢測。
鱟試驗是世界上檢測內毒素的好方法,具有簡便、快速、靈敏、準確的特點,因此被歐美藥典和中國藥典指定為法定內毒素檢查法,并被世界各國采用,鱟試劑的細胞溶解物主要產于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
鱟試劑的質量主要表現在靈敏度、自凝時間、成膠狀態三個方面:靈敏度穩定;自凝時間不小于24h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和適宜的pH值;反應后形成固體凝膠,凝膠安瓿可翻轉180度而不損壞,而質量差的鱟試劑在存放一定時間(如半年)后,其靈敏度可能會發生變化,靈敏度的變化會改變測定結果所反映的供試品中內毒素的容許限度,因此,必須選擇有國家批準文號、質量穩定的鱟試劑。
鱟試劑按實驗方法可分為凝膠法、動態濁度法鱟試劑、終點濁度法鱟試劑、動態顯色法鱟試劑、終點顯色法鱟試劑,都是用來定量檢測內毒素的。
凝膠法是利用鱟試劑與內毒素發生凝集反應的原理,對內毒素進行定性檢測或半定量測定的方法,凝膠法是以觀察是否形成凝膠作為反應的終點,該方法簡單、經濟,無需特殊測量設備,可用于定性或半定量測定。
動態濁度法的特點是:1.精確量化;2.檢測范圍寬,高時可達4個數量級;3.靈敏度高達0.005EU/ml;4.操作簡單,系統自動檢測分析,一步到位;5.經濟實用,所需試劑樣品量少,可減少到50LL ;6.可與微生物檢測系統Elx808(支持IU)和專用軟件TALgent配合使用,一次最多可檢測96個樣本。
終點顯色法和動態顯色法屬于顯色矩陣法,顯色矩陣法是利用鱟試劑與內毒素反應產生的凝固酶使特定底物顯色并釋放多少生色團來測定內毒素含量的方法。
鱟試劑的制備:
1.將新鮮鱟變形細胞溶解物洗凈,用75%乙醇滅菌,心門采血,加入抗凝劑,制成10-15鱟血;
2.將鱟試劑以750 ~ 800轉/分的速度離心,棄去藍色血清,將剩余的白細胞按14的體積比加入懸液洗滌劑中,處理后加入細胞裂解劑,搖勻至血細胞完全裂解,保存,得細胞內裂解液;
3.加入體積比為10.8~0.6的CHCl3.2~5搖勻,2.500~3.000rpm離心,收集胞內溶液,即鱟試劑原液,加入敏化劑,預檢,再加入敏化劑,在-45~ 55分裝。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