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二十年,于歷史長河不過一瞬之光,但對于一家發源于民間的公益組織,卻是由細微種子至茁壯勁草的蛻變歷程。2004-2024,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20周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由企業家為主體的環保公益機構,我們看到,在20年發展中,企業家們承擔社會責任,通過其影響力、號召力,以及鏈接資源的能力,解決了一些社會問題。
值此20周年之際,長期關注環保及公益領域、關注阿拉善SEE的資深媒體伙伴,以第三方視角,觀察2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公益行業規范化,尤其全球環保聲浪背景下,阿拉善SEE這一聚合600位企業家會員的民間環保公益組織的成長歷程和所帶來的探索和示范;以及透過項目運營、籌款傳播等多個維度,觀察企業家對于環保本身及公益治理的思考、動機、邏輯與行為方式。本專題系列文章在鳳凰網公益頻道集結刊發,獲授權轉載。
2008年,在業內被稱為中國公益元年。
彼時,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的數量3539家(《2008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數據截至2008年10月),但比較活躍的公益環保組織只有500多家。3539家的總數中,草根環保民間組織508家,僅占全國民間環保組織總數的14.4%。
數量少、類型少,團隊規模小、能力弱,是當時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突出現狀。
為彌補中國在環保公益組織數量和從業人員數量上的空缺,從這一年開始,來自工商界的阿拉善SEE企業家會員們,試圖搭建一個為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和行動者們提供能力提升與組織發展的平臺,希望能通過資助,創造更多機會,促進更多環保公益組織新生,讓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穩健向前。
歷經探索、磨合與沉淀,阿拉善SEE最終形成以“創綠家”和“勁草同行”為基石的項目模型,為培育中國環保領域的生態系統“打了一個版”——這兩個項目,也是維系和促進企業家們高參與度、高活躍度、高共情度的環保公益項目。尤其是勁草同行項目,以阿拉善SEE會員為主體,擔任企業家導師,將其所積累的商業組織發育及突破瓶頸的豐富經驗、戰略視野、社會資源帶入環保公益行業,推動行業生態更加健康、多元,助力環保公益行業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企業家對項目的高度參與,也為機構的會員發展以及會員凝聚力的增強,形成另一種激勵和補充。
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走過了西方數百年的發展過程,由此也導致了環境問題的集中出現,也因此需要快速地完成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作為環境治理體系組成部分的公益環保行業也需要快速成長,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2004年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之初,業務主要聚焦于在阿拉善地區開展荒漠化防治業務,但最早一批發起人和推動者,有著廣闊的國際視野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篤定阿拉善SEE的宏大愿景——將來要在全國范圍開展環保業務、支持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發展。
阿拉善SEE的企業家們認識到,首先要從改變整個環保領域生態出發,“如果不撒種子,就不可能長出草”,他們發現,“草太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土壤有問題,另一方面是沒有人撒種子。”
不缺好苗子,只需一雙呵護的手
企業家們認為,當時,最基礎的工作還沒有人做,“因此這是阿拉善SEE的責任,是我們存在的價值和使命。”所以在撒種子時,阿拉善SEE不僅要考慮種在哪里,還要培土、提升土壤的質量,直到小草長出。
2017年10月,阿拉善SEE執行理事會決定擴大資助工作。2008年6月,“SEE資助基金”啟動(阿拉善SEE內部認為該資助基金是發起于2005年的“SEE生態獎”的深化),采取“生態獎 資助 培訓”三位一體的模式,支持中國環保公益組織的發展。當時有媒體對該資助基金模式的評價是:或許標志著中國工商界成規模進入公益領域的開始。
2008年年底,SEE基金會(注冊名: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成立,正式開展資助業務。此后3年( 2009-2011年),被認為是SEE基金會的第一個資助周期——面向環保公益組織及環保人進行非限定性資助與培訓,“試探性”的資助了上百個項目,初步形成了一個民間環保行動支持網絡。
同時,阿拉善SEE的企業家們認為,民間環保組織的能力建設和資金支持同等重要,他們普遍反應的資金缺乏等其他問題,也都與機構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符合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現實發展需求的高水平培訓,是推動民間環保公益事業最重要的動力。
2009年,阿拉善SEE啟動“綠色領導力”培訓項目,面向環保機構的負責人開展相關培訓,以期提升領導力,帶來組織的變革完善;同年啟動的“青國青城”大學生環保資助項目,以期幫助大學生環保社團成長,讓他們成為民間環保公益事業的中長期人才庫。
“支持環保公益組織的關鍵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保證民間組織環保行動的成效;資助民間行動者開展環境公益創業,促進環保民間組織和從業者的增量”的規劃,已然呈現在2011年SEE基金會年報的開篇中。
翻譯過來,就是如何讓中國民間環保公益組織的“量”與“質”并駕齊驅?企業家們又開始了下一輪的思考。
經過3年的運營,企業家們對上述資助項目經過回顧和反思后得出結論:非限定資金是十分必要的支持,但僅提供非限定資金是不行的,需要提供一些方向引導,讓非限定資金與機構的進步能夠同步起來;僅提供培訓也是效果不佳的,需要結合具體執行給予指導,采用貼身式的設計,幫助資助伙伴把知識納入實際工作中并內化為能力,幫助他們突破“知”與“行”之間的障礙。
2011年,SEE基金會對前3年的工作進行戰略性反思,并總結出戰略目標——推動和建立一個在規模和質量上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健康的、多元的環保公益行業生態系統,更好地回應環境問題(注:之后戰略又進一步細化)。阿拉善SEE希望通過培育一個更強大、更多元、更有競爭力的環保公益行業,來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同時,這個行業的培育離不開企業家這個群體。
在這個背景下,阿拉善SEE設計了兩個業務板塊——環保公益創投基金和關鍵人才基金。這兩個項目,即“創綠家”和“勁草同行”項目的最初模型。其中,創綠家發揮了更基礎性作用,更聚焦行業底層。
2012年,SEE基金會將“天使投資”引入環保領域,發起“創綠家資助計劃”,定位于做中國環保領域的價值引領者、行業生態構建者、社會資源的引流器和創新推動者,發掘有組織化意愿的初創期環保公益團隊,通過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和社群發展支持,使更多優秀環保組織出現,助力其領導人由做事帶頭人轉變為組織領導人,提升其組織化程度,增強其業務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提高其影響力,從而推動環保公益的行業生態更加健康、多元,推動環境正義,最終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2年“創綠家”項目啟動現場
為了提高資助效率,創綠家引入了兩個重要的資助角色——阿拉善SEE會員企業家和環保公益行業專家。會員企業家熱心公益,同時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識人經驗和敏銳的商業思維;行業專家對環保議題有廣泛了解和深刻見解,二者跨界合作,共同尋找和支持環境公益事業上富有潛力的創業團隊。
2016年6月,第六屆創綠家終選會
同一時間,SEE基金會和全球綠色資助基金會(簡稱GGF)聯合發起“勁草同行”資助項目,則關注成長期環保公益組織,提供連續三年、總額30萬元的非限定性資助(該項目由紅樹林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樂施會和險峰基金會參與資助,合一綠學園共同執行)。
作為阿拉善SEE的組織靈魂,企業家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在勁草項目中,通過組建由企業家和公益專家組成的導師團,提供陪伴輔導,領導力提升、組織戰略管理提升與機構管理完善等服務,希望通過綜合性的支持,協助成長期環保公益組織在“三個核心”(核心業務、核心團隊、核心資源)方向上有所突破,支持其成為區域或議題上的引領型核心,更有效地回應環境問題。
2016年3月,第一期勁草伙伴畢業
而導師的陪伴和輔導,是項目中最為重要的價值輸送。勁草的導師由兩類人士構成,一類是企業家導師,主要是阿拉善SEE會員等相關的企業家;另一類是公益導師,由公益領域人士和專家學者組成。兩類導師幾人一組進行組團,共同構成入選“勁草同行”項目公益伙伴的導師,一起學習、接受培訓,討論并開發新的工具,幫助伙伴解決發展問題。
2016年,第六屆治理團隊對阿拉善SEE項目議題進行戰略梳理整合,總結出“三大議題 一塊基石”的框架。“基石”指培育中國環保公益行業發展,創綠家、勁草同行成為“基石”的兩大品牌項目,被圈內評價為“黃埔軍校”式的中國環保公益領域人才培養行動。
同時,隨著阿拉善SEE在地環保單元(內部稱為環保項目中心)的迅猛發展,從第七季起,創綠家項目根據當季通過前期核規的申請團隊的地域分布,與阿拉善SEE各項目中心共同組織各地區的現場評審,直接評選出獲資助團隊并決定資助金額。
從2012年啟動至2023年底,創綠家項目共資助了551個初創期環保公益組織,資助總額超過4500萬元;勁草同行項目累計資助103家勁草伙伴,投入資金近5,000萬元,234位勁草導師累計志愿服務時間突破31,577小時。以阿拉善SEE企業家為代表的工商界力量,用10年時間,為中國環保公益環保的發展“打了一個版”。
此間,身為志愿者的兩百余位勁草導師,以個人的獨特能力,對組織和個人兩個方面都提供支持——除了關注業務和組織,也在關注人(指公益組織推動者、領導者),在參與中,如何激活勁草導師的能量,讓導師制能真正運作起來,讓參與形成一種跨界共創的機制,使其價值得以最大化的發揮,是企業家們需要持續考慮的問題。
十幾年來,隨著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深入推進,我國社會組織也從“數量增長”轉向“質量提升”,進入了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的高質量發展期。2021年,全國登記的社會組織已經超過90萬個,總數量比十八大以前翻了近一番。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我國社會組織的規模整體上一直處于穩步增長擴大的趨勢,全國性社會組織和地方性社會組織已遍布所有行業和各個領域(數據來自《“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規劃》)。
在相互陪伴中,持續“影響有影響力的關鍵行動者”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顯然,分布于全國31個省份和地區的勁草、創綠家伙伴們,在為政府環保行動建言獻策、監督企業更好地履行環保職責、從事環境宣傳教育、推動公眾參與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對阿拉善SEE企業家自身而言,隨著參與規模與參與深度逐步提升,企業家導師逐漸成長為更積極和更有效的環保行動者,“由個人至企業、由企業至行業”,持續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環境友好行為;對項目和公益行業而言,通過與勁草伙伴共同成長,持續“影響有影響力的關鍵行動者”,進而以點帶面地促進我國環境保護與公益事業的良性發展。
讓諸多企業家導師感觸頗深是,“除了陪伴與引導,更是一份責任和熱愛,它不是一種身份或者定位,而是意味著需要把自身在各行業摸爬滾打的專業與能力,賦能到伙伴身上,通過幫助各地、各議題的伙伴應對和解決環境問題,也讓我們自己對環保公益領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公益,是對公共、社會利益最大化的體現,在阿拉善SEE的企業家們看來,公益更是“授之以漁”的實踐過程,他們通過勁草和創綠家,讓這一工商界群體公益參與的效應多級放大,也讓環保公益的實踐變得更真實、高共情。對于企業家和中國環保公益生態來說,這其實是一場“雙向奔赴”,雙方是環保公益的“共同體”,最終成就的,是每一份環保公益夢。
撰文:聞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