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攜手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 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測
2023年7月22日-24日,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第十屆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大熊貓國家公園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監測技能培訓會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召開并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會議由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分會主辦,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四川師范大學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承辦,共有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安徽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等10余所全國高校和研究所的20余名鳥類研究專家齊聚唐家河開展鳥類生物多樣保護研究討論和鳥類監測培訓。
23日上午,唐家河管理處(局)長諶利民陪同各位專家學者到唐家河片區內實地了解唐家河鳥類多樣性監測工作開展情況。下午,在唐家河管理處會議室就唐家河鳥類研究現狀和未來鳥類保護研究進行了討論和指導。會上,唐家河管理處(局)長諶利民詳細介紹了唐家河近年來鳥類生物多樣性監測取得的成就與未來展望。與會專家提出,唐家河作為四川省首個鳥類環志站要堅持做好鳥類環志工作,要與鳥類疫源疫病監測防控整體推進;深入開展鳥中大熊貓灰冠鴉雀系統性研究;加強唐家河雉類研究。會議提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分會與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合作,建立“唐家河鳥類研究基地”,共同攜手開展好鳥類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位于世界特有鳥區川中山地的核心地帶,是我國的重點鳥區。2016年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原四川省林業廳)同意唐家河保護區建立鳥類環志站,在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推動下,2021年4月唐家河保護區建成四川省首個鳥類環志站“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唐家河環志站” 。從2021年建站至今共對1105只鳥進行了環志。近五年,新發現鳥有雪鶉、綠鷺、紅翅綠鳩、蒼頭燕雀、云南柳鶯、四川柳鶯、四川旋木雀等25種,其中2021年環志記錄到10種,2022年環志記錄到4種。繼第二次科學考察報告后,唐家河現分布鳥類67科373種,其中Ⅰ級13種,Ⅱ級61種。除鳥類環志外,近年來唐家河還對灰冠鴉雀和綠尾虹雉開展了專項性研究。后續唐家河將堅持鳥類常規化監測與專項性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加強與各大高校研究所合作,持續做好大熊貓國家公園鳥類生物多樣性監測與保護工作。
作者:蔡麗君
審核:李明富
審發:諶利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