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縣秦嶺細鱗鮭馴養繁育工作
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擬在保護區所建的救護研究中心和增殖放流站開展秦嶺細鱗鮭馴養繁育,發展秦嶺細鱗鮭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種群,逐步建立國家級秦嶺細鱗鮭原種場,這一舉措在國家層面對我國保護秦嶺細鱗鮭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建于 2005 年,2013 年 6 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甘肅省首個建立的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秦嶺細鱗鮭、水獺等多種珍稀水生野生動物的繁殖棲息地,尤其秦嶺細鱗鮭是目前我國資源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
秦嶺細鱗鮭屬魚綱、鮭形目、鮭科、細鱗鮭屬,典型的冷水性魚類,為中國所特有,中國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瀕危物種。 目前,分布區狹窄,數量稀少,加強保護,刻不容緩。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生態環境的影響,漳縣境內的秦嶺細鱗鮭 種群資源也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這一珍稀物種,漳縣珍稀水 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建立了救護科研中心和馴養繁育 基地,按照就地保護,就地恢復、擴大種群的保護原則,擬與漳縣特 種水產馴養繁育研究所合作開展秦嶺細鱗鮭馴養繁育,通過馴養繁育, 保護漳縣秦嶺細鱗鮭種群優勢,總結漳縣秦嶺細鱗鮭人工馴養繁育技術規范,儲備各子代親本庫,為建立國家級秦嶺細鱗鮭原種場奠定基礎。
漳縣特種水產馴養繁育研究所注冊資金 200 萬元,技術力量雄厚,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能夠保障秦嶺細鱗鮭順利繁殖和健康馴養。雙方合作將開啟漳縣秦嶺細鱗鮭保護工作的新里程。
4 馴養繁育工作掠影
4.1 充分發揮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護研究中心和增殖放流站養殖基地優勢,為建立國家級秦嶺細鱗鮭原種場奠定基礎。
4.2 建立各項管理制度,確保馴養繁育工作順利進行
建立了《進入馴養繁育場須知》、《馴養繁育場值班制度》等管理制度,推進馴養繁育工作順利開展。
4.3 保護性利用親魚資源
通過專家組研判,對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護研 究中心救護暫養基地的秦嶺細鱗鮭親魚進行保護性馴養繁育,制定了“產前產后護理方案”和“人工輔助,設置產卵床,自然產卵”的方案,避免了全人工催產對親魚的破壞性傷害。
產床
4.5 親魚產卵及幼苗養殖
4.5.1 親魚選配及產卵
根據項目組專家研判,這次在雷公峽救護研究中心共選配 5-7 齡親魚8組24尾每組 3 尾,雌雄比例 1:2 ,共采集秦嶺細鱗鮭卵 4.3萬粒,其中未發眼卵 10000 粒,出苗 3.3 萬尾。
1 號組親魚
1 號組授精卵
(已做標本)
1 號 組 發 眼 卵 (已做標本)
共 孵 化 秦 嶺 細 鱗鮭幼苗 3.3 萬尾
4.5.2 幼苗養殖
由于雷公峽救護研究中心養殖基地水溫偏低 (6.8—9.8℃),不利于幼苗生長,根據專家組研判,對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 區位于漳縣四族鎮草川坪村的增殖放流站設施和環境因子做了考察,發現其設施和環境因子特別是水溫條件 (12—16℃) 非常適合秦嶺細 鱗鮭幼苗的生長,在保護區管護中心領導支持下,6 月 17日對增殖 放流站的水源設施、養殖設施等及時進行了改造和修復,6月18日將幼苗轉移至增殖放流站養殖,為養殖標準規格種苗奠定了基礎。
4.6 養殖創新點
根據專家研判,由于親魚多年未產卵,發育良好,親魚主要以強 化產前和產后護理為主,只對一組親魚注射了催產劑,科學設置產床 8 處,實現了“人工催產,自然產卵”的目標;孵化期間,研發和設置了恒溫孵化箱,水溫保持恒溫 12℃,提高了孵化率,大大縮短了孵化時間。
左為雌魚 3200 克、中為雄魚 2250 克、 右為雄魚 2620 克。陳馥盛調研員拍 下了這一珍貴畫面。
4.7 領導關注
漳縣秦嶺細鱗鮭馴養繁育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的熱切關注,有力 推動了馴養繁育工作的發展。
2023 年 5月 25 日省林草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天波同志在保護區管護中心主任牟政安陪同下蒞臨 馴養繁育場檢查。
4.8 后期目標
加強養殖管理,確保苗種質量。做好各生長階段標本制作及養殖總結報告。養殖和儲存好秦嶺細鱗鮭子一代種群,為建立秦嶺細鱗鮭國家級原種場而努力奮斗。
漳縣秦嶺細鱗鮭親魚繁育及幼苗養殖檔案
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 漳縣特種水產馴養繁育研究所
說明
親魚的產前護理從 2023 年 4 月 20 日開始,產后護理計劃6 月底 結束。通過專家組研判,對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救護 研究中心馴養繁殖基地的秦嶺細鱗鮭親魚進行保護性馴養繁育,制定 了“產前產后護理方案”和“人工輔助,設置產卵床,自然產卵”的 方案,避免了全人工催產對親魚的破壞性傷害。
親魚在采捕稱重、消毒、打針、研判等過程中,均在晚上利用燈 光單個輕輕誘捕,整個過程避免了對親魚的人為傷害。馴養繁育過程中無親魚死亡。
這次繁育工作在保護區雷公峽救護研究中心馴養繁殖基地進行,共選配 5-7 齡親魚 8 組 24 尾,每組 3 尾,雌雄比例 1:2 ,共采集秦嶺 細鱗鮭卵 4.3 萬粒,其中未發眼卵 10000 粒,出苗 3.3 萬尾。
幼苗養殖在保護區位于漳縣四族鎮草川坪村的增殖放流站進行,由于雷公峽救護研究中心養殖基地水溫偏低 (6.8—9.8℃),不利于幼苗生長,根據專家組研判,對漳縣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漳縣四族鎮草川坪村的增殖放流站設施和環境因子做了考察,發現其設施和環境因子特別是水溫條件 (12—16℃) 非常適合秦嶺細鱗鮭 幼苗的生長,在保護區管護中心領導支持下,6 月 17 日對增殖放流 站的水源設施、養殖設施等及時進行了改造和修復,6 月 18 日將幼苗轉移至增殖放流站養殖,為養殖標準規格種苗奠定了基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