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北白頰長臂猿“寶寶”升級奶爸
時隔18年
再次繁殖北白頰長臂猿
“外來媳婦本地郎”有了愛情結晶
廣州動物園新出生的
北白頰長臂猿幼崽
昨天(1月25日)迎來滿月
據了解,長臂猿幼崽的爸爸是廣州首只繁殖成功的北白頰長臂猿“寶寶”。
幼崽的降臨意味著廣州動物園時隔18年再次成功繁殖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北白頰長臂猿,對已在2022年宣布野外滅絕的北白頰長臂猿而言,更是一件大喜事。
猿爸“寶寶”為廣州首只
繁殖成功的北白頰長臂猿
“你看,他們一家三口非常和睦,‘奶爸’還幫著一起帶娃。”順著保育員的手,人們看到了緊緊依偎的長臂猿一家。
出生滿1個月的長臂猿幼崽成長迅速,從剛出生時白中透粉,到現在臉蛋和手部變黑,全身長出了些許絨毛。一直倚靠在媽媽懷里的幼崽還沒有名字,它時常抬頭,睜著圓圓的大眼睛好奇地觀察世界。
據園方介紹,幼崽性別未知,在成長過程中還將經歷兩到三次的毛色變化,待到7—9歲性成熟期時,若為雌性就會在一兩個月間轉變為灰黃色,若為雄性則不會再變化。
據了解,這只幼崽的爸爸是廣州動物園首只繁殖成功的北白頰長臂猿“寶寶”。2005年3月,動物園內兩只白頰長臂猿寶爸、寶媽在相戀3年后,終于“開枝散葉”,順利誕下了雄性小白頰長臂猿,取名“寶寶”。
“寶寶”在動物園里茁壯成長,由媽媽懷里的“小黃毛”變成臂蕩嫻熟、渾身黝黑的“靚仔”,并在18年后迎來自己的孩子,成功升級為新手奶爸。
“外來媳婦本地郎”
相戀組成“模范家庭”
2018年,廣州動物園為“寶寶”面向全國征婚。2020年,在緣分的牽引下,“寶寶”和來自深圳的靚女“旺旺”喜結連理,組成“外來媳婦本地郎”的“模范家庭”。
2023年12月25日,“寶寶”“旺旺”相戀三年,它們的愛情結晶誕生。有趣的是,“寶寶”的爸爸媽媽相戀3年多生下“寶寶”,而這次“寶寶”和它的媳婦也是相戀3年多生下幼崽。
而“旺旺”雖是新手媽媽,照顧幼崽卻得心應手,臂蕩跳躍時也將它抱得穩穩當當,“寶寶”跟隨在側,時而小心翼翼撫摸幼崽,時而一起臥躺曬太陽,一家三口十分溫馨。
繁殖不易!保育員特別提供
“月子餐”悉心照顧
在保育員端來的餐盤里,記者看到了香蕉、蘋果、番石榴等水果。除了提供日常食物,保育員還為“旺旺”特別準備木瓜、熟花生等“月子餐”,并適時投喂時令蔬菜和面包蟲等,充分保障營養均衡。
保育員每天都會仔細觀察“旺旺”的身體狀態,通過少量多餐投喂,模擬長臂猿野外尋找食物的習性,細心呵護動物的健康。
長臂猿保育員劉曉敏告訴記者,近日天氣寒冷,廣州動物園在長臂猿欄舍里開啟了暖氣等取暖裝備,在室外則搭建有木屋供其避寒。
據了解,長臂猿是單胎繁殖,孕期為7—8個月左右。由于種群數量稀少,且雌性長臂猿在挑選配偶時極為挑剔,長臂猿種群的繁殖并非易事。每一次的繁殖,都為長臂猿種群復壯增添新的希望。
猿聲難尋
北白頰長臂猿現已野外滅絕
長臂猿個體小,體重輕,依靠長長的雙臂在樹梢間快速移動,常在清晨鳴唱,聲音能傳播到上千米以外的地方,可以通過雄雌鳴叫配合的默契程度判斷它們的感情生活。
據悉,中國是長臂猿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包括西黑冠長臂猿、東黑冠長臂猿、海南長臂猿、天行長臂猿等,分布于云南、廣西、海南、西藏的原始森林中。
隨著氣候變化和棲息地減少,長臂猿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中國靈長類動物瀕危狀況評估報告2022》顯示,中國分布的北白頰長臂猿、白掌長臂猿已于中國野外滅絕。
廣州動物園一直致力于長臂猿種群建設和保護,現保育有13只長臂猿,包括南黃頰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南白頰長臂猿和東白眉長臂猿。
闔家團“猿”
廣州動物園邀請勞動者
參加長臂猿滿月宴
北白頰長臂猿一家其樂融融,悠揚空靈的鳴叫繚繞在清晨的動物園中。
春節期間需堅守崗位的警察、環衛、醫護人員和動物園的綠化保潔、安保人員等各行各業代表與家人齊聚公園,參加小長臂猿的滿月宴,在溫馨歡快的氛圍中提前過年,并向遠方暫時不能團聚的家人寄出明信片,送上新年祝福。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王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通訊員:王益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