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實現落地上圖 大熊貓得到有效保護
古樹名木實現落地上圖 大熊貓得到有效保護
媒體:人民日報 作者:董絲雨
人民日報北京1月29日電 (記者董絲雨)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開發上線“全國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普查范圍內的古樹名木全部實現落地上圖,數據完整性、準確性、規范性大幅提升,初步建成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一張圖、一套數、一個平臺,實現了動態、精準管理。
第二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普查范圍內現有古樹名木共計508.19萬株,包括散生122.13萬株和群狀386.06萬株。目前我國17個省份及部分城市出臺了古樹名木保護相關地方性法規或管理辦法。建立起覆蓋普查、鑒定、復壯、管護等全過程的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古樹名木保護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古樹名木保護法治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
據介紹,古樹名木保護堅持屬地管理原則,主體責任在地方、具體落實也在地方,各地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創新舉措。比如“林長+司法+古樹名木保護”模式為古樹名木撐起了“保護傘”;“生境整體保護”模式為古樹名木建起“宜居家園”,通過打造古樹名木主題公園、舉辦古樹文化節等,推動古樹名木資源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多元化投入渠道不斷拓寬,通過開展古樹名木認捐認養、為古樹名木購買保險等方式助力古樹名木保護。
據介紹,國家林草局下一步將持續強化行業監管,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定期開展資源調查,完善“一樹一檔”,實行全面掛牌保護,嚴格落實管護責任。強化部門協同,深化聯合執法長效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公益訴訟有效銜接,形成監管執法合力。
記者還獲悉:我國大熊貓棲息地受保護面積從139萬公頃增長至258萬公頃,有效維護了大熊貓野外種群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大熊貓野外種群總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約1100只增長到近1900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由“瀕危”調整為“易危”。
據介紹,我國在先后四次開展全國性大熊貓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不斷強化大熊貓野外種群及棲息地保護。我國于2021年10月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達2.2萬余平方千米,約72%的野生大熊貓得到嚴密保護,進一步提高了大熊貓棲息地的連通性、協調性和完整性,形成了以大熊貓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棲息地保護體系。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