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載砥礪前行,十一載碩果累累!
2023年9月29日,是海珠濕地11周歲生日。
在這個三節同慶的特殊時刻,“品讀濕地·歡度十一”海珠濕地十一周年慶暨中秋國慶嘉年華系列活動在海珠濕地牌坊廣場拉開序幕。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海珠區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攜手海珠區精神文明建設委員辦公室聯合主辦。
成效非凡
退化果園變身國際大都會城央濕地典范
十一載光陰
讓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
成為享譽中外的國際重要濕地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十一周年慶活動上,海珠區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蔡瑩向現場的來賓講述了“廣州綠心”的故事。
“廣州綠心”的故事,始于2012年。2012年9月29日海珠濕地一期建成開放,標志著海珠濕地正式誕生。
回顧過去十一年,從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轉”政策,到通過立法開展永久性保護,再到加快推進生態修復,海珠濕地不僅成為多樣生物的美好棲息地,而且變為匯聚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生態空間。
今年,海珠濕地接連獲得“國際重要濕地”和“IUCN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兩大榮譽,屢次在國際平臺上展現中國致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與行動。
十一年間,海珠濕地砥礪前行,從丟荒的果園,蝶變為絢麗多彩的都市桃源;從千鳥飛絕,蛻變成生機勃勃的生命樂園;從默默無聞,成長為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兩次在推特上向世界傾力推薦的中國生態范例。
華麗涅槃
從物種匱乏到萬物共生的生命樂園
十一載耕耘
打造鬧市中難得的生命樂土
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的中國式現代化范本
唱響《一眼千年》
十一周年慶的活動上,展出了首屆海珠濕地生態創意作品大賽中的優秀作品,光影之間記錄著濕地生態與人文之美。
同時4名海珠青年文藝志愿者唱響了海珠濕地形象宣傳曲《一眼千年》,悠揚的歌聲帶著現場的觀眾遨游濕地,縱享花與果并蒂,鳥與湖相依,人和景相融的濕地美景。
十一年來,我們守住了生態保護的初心——巧用潮汐河網,還通道于魚,還生境于鳥,還家園于城,逐步建成都市“物種寶庫”。如今,海珠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動物總紀錄種類1099種,鳥類紀錄種數從72種增長至190種,昆蟲從66種增長至738種,維管束植物835種,已然成為全國超大城市中心區難得的魚鳥天堂。
十一年來,海珠濕地不僅修復了生態,還傳承了這片土地上豐富多彩的嶺南民俗文化。舉辦龍船景、音樂節等各類文化活動,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自然+人文果基農業”嶺南濕地文化體系,喚醒市民朋友們對濕地保護的意識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水清岸綠,花開四季,漫步濕地中,左手是繁華,右手有自然,這融匯了活力都市與自然生態美景成為“綠美廣州”最生動最真實的畫卷。
同心協力
建設專業隊伍打造“海珠模式”
十一載砥礪前行
海珠濕地的蛻變
離不開每一位濕地人的奉獻
濕地之美令人陶醉和震撼,而這顆廣州“綠心”的美麗更離不開背后努力的朋友。為感恩他們的默默付出,我們評選出“海珠濕地十大最美志愿者”,并在十一周年的舞臺上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
十一年來,海珠濕地傾力建設專業團隊,“雁來棲”志愿者隊伍臻于專業,依托科普,不斷提升全民環保意識;特拍員隊伍善用“長槍”,用光影記錄濕地變遷,讓瞬間成為永恒;生態執法聯盟隊伍一心一力,共同護航“城央生命共同體”。
十一年來,海珠濕地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創辦了全國示范性自然教育學校,高品質開展自然教育,年均舉辦活動400多場,引導公眾深入濕地,熱愛自然,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更是成為了《國家濕地公園宣教指南》的鮮活案例。
未來,海珠濕地將不忘初心,堅持保護優先,鉆研技術創新,深耕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工程,建設城央生命樂園,釋放海珠濕地生態價值,助力綠美廣東建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樣板,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