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訪談 | 用心總會被看見
志愿者訪談108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人,他們用信念和行動傳播生態文明、推廣自然教育,為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著。今天的訪談對象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11期環保志愿教師——蝦米(趙明霞)老師。

雖因工作繁忙,采訪的時間一推再推,但在電話接起的那一刻,蝦米老師熱情的聲音就將本不熟悉的我們拉近了。在晚上八點微涼的晚風中,開始了本次的訪談。


平時的蝦米老師喜歡自然,會利用業余時間去爬山、徒步來充實自己。也會在茶余飯后在住處附件閑逛探索自然,而濕地就是她和朋友閑逛時發現的。
在白石洲已經住了三年的她,居然不知道在這附近還有個濕地,這是她第一次來到濕地時的想法。她知道后便關注了濕地官網,而后便自然而然的知道了環保志愿教師這件事,成為環保志愿教師之后她也會鼓動身邊的人來到這個地方,參與到傳播生態環保這件事中來。

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和工作的忙碌,蝦米老師參加生態導賞和課程的頻率減少了,但細數的話,其實也參加了濕地不少的活動。在濕地園區的運營服務、井蓋繪畫、解說有趣的自然的培訓、志愿者分享會還有年會等等……

而在這些活動中的點點滴滴被感觸的時刻,都被留在了心底,在生活中留下了印記。在運營服務中與青少年志愿者一起,孩童的天真與浪漫會讓蝦米老師感到愉快;井蓋繪畫中,一起繪畫的志愿者執著與精益求精的精神,也讓她印象深刻;而在繪畫過程中看到之前只在濕地工作人員口中聽說的蛇從園路上爬過時,心中沒有害怕,更多的反而是驚喜……

蝦米老師說:“其實我是個比較偏內向的人,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但在短暫的接觸中,蝦米老師的熱情即使隔著電話,也很快地感染了我,并不像她所說的不擅長與人打交道。蝦米老師接著說“這也許就是濕地對我的影響,就是與人打交道這一塊,有了很大的長進。另外就是紅樹、環保相關的知識等等,好奇心也變得比較強,對身邊的花花草草這些植物變得更加的關注,特別是身邊其他志愿者朋友的影響,譬如白海豚老師,拍到有趣的動植物都會分享。”

除了在濕地服務時留下的印記。濕地的人,不管是志愿者還是這里的工作人員,也是對蝦米老師有一點的影響與改變的。
蝦米老師說自己最近的記憶不好,很多事情都不太記得了。但在那些模糊的記憶中,還留下的印記想必就是印象深刻的吧。像是初階培訓時摸過蛇皮的體驗,植物分享會時分享的那些植物有趣的知識,進階培訓時大家分享的詩歌與話語;還有就是每次去濕地的時候,展廳和濕地都會有變化,這些細微的不同都可以讓人感受到這里的人們對這塊地的用心。
我們的用心可以被環保志愿教師看到,而環保志愿教師的用心同樣能被公眾所發現。

疫情和繁忙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期待蝦米老師重新回歸濕地這塊滋潤人心的土地。
文字:葶藶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小荻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