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爆發,各行業都受到巨大的沖擊,每個人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生活上的變化,疫情也影響到了人們的身心健康。有人說疫情恐慌是更可怕的“傳染病”?應對焦慮,我們又該怎么做呢?一起來看。
1
疫情恐慌是更可怕的“傳染病”?
近日,我國多地疫情出現反彈,疫情引發的恐慌也有所蔓延。
尤其是聽到周圍有人被隔離或者去過中高風險地區的時候,恐慌、焦慮的情緒就更加嚴重了。
其實,恐慌、焦慮是一種正常反應,但不適當的恐慌會帶來危害,是一種更可怕的“傳染病”。
恐慌出現時,大腦皮層會指令我們應該如何解決,下次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如果大腦皮層不能做出正確的指令,恐慌就會加劇,出現不正確的行為。
恐慌行為也會影響他人,比如說過度囤積物品、轉發一個不準確的信息,都會加劇他人的警覺性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會加速謠言的傳播。
焦慮 焦慮和恐慌在不同的個體身上表現的癥狀是不同的。有些人主要表現為軀體癥狀,如呼吸短促或心跳加快;有人可能主要表現為情緒反應,如擔心或恐懼。
由于急性焦慮發作導致的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與新冠肺炎癥狀相似,所以有些人一出現這些癥狀就擔心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反復去醫院檢查。
也有些人可能會因為擔心去醫療機構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擔心會被隔離而對就醫猶豫不決,耽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睡眠障礙 疫情導致的睡眠障礙,最常見的是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
由于第二天不需要早起上班,晚上就會躺在床上玩手機,導致睡眠節律向后移動。而且,手機產生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幾天下來,就會發現很難入睡。
失眠障礙也很常見,尤其是老年人和有焦慮、抑郁的人。晚上難以入睡,睡眠片段化,白天無精打采、精力不足。
2
如何緩解焦慮?
1、了解產生原因,接納適當的焦慮
由于人類對未知疾病還不能完全把控,所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如焦慮、煩躁、憤怒、恐懼等。
要接納新冠肺炎疫情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新常態”,在進行新冠肺炎防護的同時還要進行心理上的防護。適當的焦慮是正常反應,學會接納它。
2、選擇性接受信息
盡量不看來源不明的信息。一些自媒體和朋友圈的消息真假難辨,相信和傳播這些信息只會導致恐慌,甚至有可能要付法律責任。
有的人對官方發布的信息不信任,反而相信那些不靠譜的信息。要避免認知扭曲,相信官媒發布的消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3、和親屬、朋友保持聯系
疫情期間雖然盡量減少外出,但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和朋友、親屬相互聯系。
尤其是老人,由于疫情限制了和兒孫們的來往,這樣會增加孤獨感,引發焦慮或者身心疾病。
4、為疫情出一份力
關注所在社區正在發生的事情,想想自己能為他人的健康和安全做些什么,不要總是杞人憂天。
5、合理飲食,適量運動
疫情期間,部分人群可能活動量減少,家庭聚餐增多,催生了大量的肥胖患者。
所以,要合理控制飲食,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盡量不要使用酒精或藥物來應對焦慮;限制咖啡因的攝入,否則會加劇焦慮和易怒;晚上睡覺前,盡量不要看手機。
6、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讓一些人感到很無助。選擇做能控制的事情,比如讀一本好書,選擇一部你和孩子一起看的電影,為家人做一頓美食等等,都有助于緩解焦慮。
7、不要恐懼就醫
有些老年患者不能主動排尿也不及時就醫,等去醫院時已經出現了腎積水;有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及時就醫出現了嚴重致殘甚至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焦慮發作的癥狀可能與心臟病發作的癥狀相似。
急性焦慮發作是一種突如其來的強烈不適感,包括心跳加速、出汗、呼吸急促、胸痛、窒息、眩暈惡心、瀕死感或要發瘋的感覺。有心臟病史、高血壓或經常心前區不適的人,應去醫院就診來排除器質性心臟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