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拉丁學名】的正確姿勢
最近在整理各類觀賞魚圖鑒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很多朋友知道中文名,而不知道它的拉丁學名;
而69在查找國外網站的時候,又經常是知道拉丁學名,而不知道它的中文俗名。
所以,有必要和大家一起重新認識一下,拉丁學名的命名規則。
下面是馬湖“黃頰龍王鯛”(中文俗名)的圖片及拉丁學名。大家能看懂嗎?
▲Petrotilapia palingnathos Lundeba, Stauffer & Konings, 2011
看到上面這一大串亂七八糟的英文,是不是有點懵逼狀態呢?
別著急,相信各位朋友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就會明白了。
拉丁學名
在18世紀之前,國際上是沒有統一的命名規范,這也就導致了一種生物存在多個名稱,或者幾種生物共用一個名稱的情況,正如中文俗名一樣,混亂無章。
18世紀中期,Carl von Linné(林奈,瑞典生物學家)著作的《自然系統》打破了混沌,其書中提出的“雙名法”簡化了生物命名系統。
那什么是“雙名法”呢?
簡單來說,就是每種生物的名稱由兩個拉丁文單詞組成:
第一個詞是屬名,為名詞;
第二個詞是種名,為形容詞,用來形容物種的特性。
下面以斑馬貝為例:
這樣,大家是否就很清晰了呢?
因為斑馬貝體側布滿豎狀條紋,又屬于“新亮麗鯛”,所以根據雙名法的規范,就獲得了【Neolamprologus Similis】這個形象又生動的拉丁學名。
那么是否誰都可以命名某個物種呢?
答案可想而知,即便你命名了,沒有得到公認也是白扯。
所以一般都是一些研究學者、生物學家們進行命名,并且一般為多人協作共同完成。
比如最上面提到的黃頰龍王鯛,就是由Lundeba,Mary、J.R. Stauffer和AD Konings于2011年命名的。
可能大家對前面兩位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對孔寧博士(AD Konings)想必應該并不陌生,他是三湖慈鯛的先驅者,被譽為三湖慈鯛教父的里程碑型人物,35歲就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給三湖玩家很多寶貴的資料。
SP.種
有的時候會看到sp.的學名方式,不符合上面描述的雙名法的拉丁學名規則,那么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在古生物拉丁語名稱后加sp.,表明該物種為未定種。
這表明了這個物種的鑒定尚未完成,或者鑒定后難以歸入已知物種中,又無條件建立新的物種。
▲Enantiopus sp. 'kilesa'
這就是黃顎伊莉莎七彩龍王鯛的拉丁學名,雖然它屬于未定種,但卻絲毫不影響它的觀賞性和流行性。
未定種也是采用“屬名+sp.+種名”的規則進行命名。
CF.種
cf.的拉丁學名不是十分常見,但它在雙命名法的體系中,指的是某物種需要與其他物種做比較的情況下才能識別,但在定義上不認為是同一個物種。
這樣說,可能有點不太清楚,其實說白了就是兩個物種十分相似,但卻不是同一個物種而已。
▲Corydoras aeneus(左) & Corydoras cf. aeneus(右)
左邊的是咖啡鼠,右邊的是咖啡鼠(Ⅱ型),就是典型的cf.拉丁學名的最好范例。
比較種(Ⅱ型)也是采用“屬名+cf.+種名”的規則進行命名。
地域變種&表現
相信各位朋友,看到這里已經對拉丁學名有了一個較深的認知了。
但知道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即使是一個拉丁學名,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表現形態,這是因為各個地域的表現形態可能互不相同。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同樣是中國人,也有各個省份的區別,當然長相也是有著明顯的差異。
下面舉例證明:
▲Cynotilapia afra 各個地域種
Cynotilapia(犬齒非鯽屬)afra(阿芙拉),根據各個地域的不同表現形式,也出現了千奇百變的中文俗名。
▲Neolamprologus brichardi 各個地域種
Neolamprologus(新亮麗鯛屬)brichardi(燕尾),根據各個地域,頭紋也有了各種不同表現形式。
當然不光是地域,有的公母也是異態的表現。
所以,單單拉丁學名也是無法確定出正確的表現狀態,加上地域和公母,就能確保準確無誤,非常完美了。
▲Metriaclima zebra ♂ Chimwalani Reef
中文俗名
其實中文俗名,69實在是不想寫在這里,但是又不得不提、不得不寫。
中文俗名或者說中文貿易名,和拉丁學名不同,沒有一個命名規范。
絕大多數都是魚商根據音譯(如:洪基)、表現(如:小骷髏)、市場(如:姨媽紅)等等因素,而私自命名的,不夠嚴謹。
而且一條魚可能會存在著香港名、臺灣名、大陸名等等,總而言之,中文俗名現在還不是十分規范,期待著有專業的機構也可以像林奈一樣,制定一套規則,讓混雜的中文名也可以規范起來。
▲Metriaclima zebra OB ♂ Gome
貿易名稱
有的時候,大家可能會發現訂單上的很多名稱不是十分準確,其實這是因為商業名稱的問題導致的。
商業名稱(Trade Name),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英文俗名,也是外國魚商根據魚的表現而起的俗稱。
雖然不是十分的規范,但是訂單上的很多時候用的都是這個英文俗名。
也有訂單會把商業名稱和學名都寫上,更加嚴謹一些。
這回大家都能看懂了吧。
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各位朋友對各個名稱都有一定的認知了吧,尤其對拉丁學名有了嶄新的理解。
雖然拉丁學名不是十分通俗易懂,但是確是規范的。
大家跟著69一起專業起來吧~
好了,今天介紹的到此為止,我們下次再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