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罕見!首次驚現廣州
出現了!它們出現了!
廣州驚現稀奇物種
它們就藏在海珠濕地






十年前
海珠濕地一期建成開放
從萬畝果園走向城央濕地
今年
我們一起迎來了
海珠濕地的十周年“生日”!
十年間
到底發生了什么?
讓海珠濕地成為“頂流”!
談起海珠濕地,許多廣州老街坊都會想起它的前身:萬畝果園。
1991年,廣州市政府首次將萬畝果園定位為廣州“南肺”。
2000年,萬畝果園被劃定為果樹保護區。

被譽為廣州“南肺”的萬畝果園
/ 攝于20世紀80-90年代
2012年,廣州在全國探索出一條新路,實行“只征不轉”征地政策,土地收歸國有,依然保留農用地性質,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完成土地征收,海珠濕地開啟全面建設。
2018年,一條剛性立法誕生,海珠區推動出臺《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全國首創以專章保護形式對海珠濕地實施永久保護,將海珠濕地劃入生態控制線。



海珠湖的建設變遷
這里頻頻刷新物種紀錄
2021年,在一次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中,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星科研究員團隊發現了我國葉甲科昆蟲的一新物種:海珠斯螢葉甲。

2021年底,海珠濕地自然學校自然導師朱江在國際學術期刊《Biodiversity Data Jounral》上發表一新物種,系該物種在世界上的首次發現,將其命名為“海珠琺軸甲”。

日前,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發布的2021-2022年度昆蟲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海珠濕地的昆蟲種類為157科738種。其中,9個新紀錄種中包括1個新紀錄科和3個新紀錄屬,都是在中國首次發現并記錄的。
這里重塑城市新生態
海珠濕地之于廣州的意義
絕非一座
普通的國家濕地公園
而是一座超大城市中心區域
規劃的全生態系統


山青水綠,地美天藍
廣州正成為無數生物的樂土
而地處嶺南的廣州
也一直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在廣州
每一種生物都有姿態
每一種生物都有獨特的生活習性
如今,廣州成為地球生物多樣性展示的重要窗口,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廣州實踐已經化為“樣本”,深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每一個環節之中。

藍天之上 碧水之間
一幅幅自然、和諧的畫面
正記錄著花城
最真實的生態之美
大美廣州期待你來發現
聯合策劃 | 中國廣州發布融媒創新實驗室、廣州海珠發布、海珠濕地
編輯 | 去海珠濕地帶了8條絲巾
責編 | 去海珠濕地拍了1T圖片
校對 | 海珠濕地的宮粉紫荊什么時候開?
動畫制作 | 意符創意
部分圖片來源 | 新華社、謝惠強、馬仕元、苗慶智、覃光輝、趙廣勝、海珠濕地、海珠發布往期
部分資料來源 | 廣州海珠發布、廣州新聞發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