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澤花城!廣州濕地總面積達7萬余公頃

廣州市濕地生態保護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徐秀秀 攝)
央廣網廣州9月23日消息(記者 夏燕 實習生 徐秀秀)9月22日,廣州市召開濕地生態保護建設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根據近期濕地資源本底調查初步結果,廣州市濕地總面積約7萬余公頃。
“廣州地處南嶺山地向珠江口的過渡地帶,擁有山、水、林、田、湖、海的優秀自然資源稟賦,河流水系發達,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類型。”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吳敏表示。
2018年7月1日,廣州出臺了《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成為廣東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有濕地地方性法規的城市。
據吳敏介紹,廣州建立了以濕地公園為主體,濕地保護小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其他保護形式為補充的濕地保護體系。截至目前,廣州建成濕地公園25個(其中國家濕地公園2個),設立濕地保護小區32個,建成自然保護地89處。
“我們積極推動建設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已有省重要濕地1處,今年正在積極推進1處國際重要濕地、2處省重要濕地申報和認定工作。”吳敏說。

海珠濕地(央廣網記者 官文清 攝)
作為廣州第一個國家級濕地公園,海珠濕地近兩年連續發現兩個全球昆蟲新物種,均以“海珠”命名,以及9個中國新紀錄種(包括1個新紀錄科和3個新紀錄屬),都是在中國首次發現并記錄。
黑臉琵鷺、銀鷗流連于城央的麓湖景區,黃胸鹀在增城朱村越冬……這些廣州人舊時常見的野生動物重現人們視野,見證著廣州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據各點最新監測數據,廣州濕地范圍有維管束植物835種,動物1208種,其中昆蟲738種,鳥類187種。
為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生態保護意識,廣州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宣傳教育。據不完全統計,“十三五”以來,廣州開展自然教育課程近4000場次,舉辦大型科普活動300多場次,累計參與者達400萬人次。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