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十年,披荊斬棘奮進路 乘風破浪再出發
9月29日
海珠濕地迎來十周歲生日
作為全國超大城市廣州市中心城區
放棄了超過萬億商業開發價值之后
通過保護修復建立起來的
城央濕地公園
十年前,這里還是污水橫流的萬畝果園;十年后,這里成為了鳶飛魚躍的濕地公園。海珠濕地,作為中國濕地公園建設歷史上的一面獵獵紅旗,用十年時間演繹了生態保護建設成效的蝶變之路,讓我們乘著時光機一起去看看濕地十年的變化歷程吧。
涅槃重生
2012年,萬畝果園保護區土地征收方案正式獲國土資源部批準,成為全國首例“只征不轉”生態實施項目,并在當年9月29日,海珠濕地正式建成對公眾開放。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在保留原有古老樹種和林相的基礎上,探索出珠三角河涌濕地、城市內湖濕地與半自然果林鑲嵌交混的復合濕地生態系統,讓濕地內的生物相攜相生。
十載春秋,拾夢前行
十年來,海珠濕地秉承“保護優先,合理利用”以及“原生態、微改造、少干預”的理念,積極開展一系列濕地修復與保護措施,不斷朝著“具有國際示范引領力的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城央濕地”,“國際重要濕地”目標努力奮進。
海珠濕地十年回望
2012年
海珠濕地一期建成開放,向世界展現“生態、嶺南、水鄉、野趣”的濕地美景。
2015年
通過國家濕地公園驗收,創辦自然學校,為全社會參與生態學習提供平臺。
2016年
海珠濕地以“城市園林綠化及城市生態恢復”主題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享的“城央生命共同體”。
2017年
創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輸出保護經驗,從影響區域走向輻射全國。
2018年
《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正式實施,專章設立海珠濕地保護特別規定,對海珠濕地實施永久性保護。
2018年
海珠濕地入選“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新40案例”。
2019年
獲得首屆“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范獎”,從借鑒學習走向逐步完善自身經驗體系。
2020年
承辦“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態安全與綠色發展”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發布《生態灣區,無界濕地——海珠·濕地宣言》,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多項建設。
2021年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星科研究員團隊正式對外發布在海珠濕地發現的一個昆蟲新物種,命名為“海珠斯螢葉甲”。
2022年
海珠濕地自然學校自然導師朱江在海珠濕地發現昆蟲新物種,命名為“海珠琺軸甲”。
十年時光
繪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與自然共生
海珠濕地匯聚了石硤龍眼、紅果楊桃、雞心黃皮、胭脂紅番石榴等嶺南名優水果品種,是重要的嶺南熱帶果樹種質資源金庫。如今,通過構建水下植物群落、恢復果林等措施,海珠濕地的環境逐步好轉,重現生機,成為萬物共生的生命樂園。
截至目前,海珠濕地鳥類種數從72種增加到187種,維管束植物從294種增加到835種,昆蟲種類從66種增加到738種,魚類從36種增加到60種,是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區難得的魚鳥天堂。
2021年和2022年,濕地內相繼發現世界新物種:“海珠斯螢葉甲”和“海珠琺軸甲”,再次印證了海珠濕地生物的豐富度和多樣性顛覆了人們對城市公園的以往認知。
與文化共舞
濕地果林里碩果累累,鳥鳴啾啾,溝塹中魚兒騰躍,螃蜞相逐,還有精心打造的彩色花海與廣州塔交相輝映,如此繁華景象,當然少不了游人如織,流連忘返。
這片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肥沃土地,孕育了黃埔古港、小洲古村以及咸水歌、龍船、粵劇、廣繡、嶺南書畫等豐富多彩的嶺南民俗文化。多年來,濕地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自然+人文果基農業”嶺南濕地文化體系,喚醒市民朋友們對濕地保護的意識和傳統文化的傳承。
海珠濕地十年來,周邊交通不斷完善,實現15分鐘車程覆蓋中心城區范圍。海珠湖片區為免費開放,滿足周邊民眾休閑鍛煉的日常需求;濕地一期、二期堅持親民價格,將海珠濕地打造成人們可親、可達、可享的濕地。
與教育同行
海珠濕地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創辦了全國示范性自然教育學校,每年開展“公民科學家”等自然教育課程及品牌活動400多場次,參與者達160多萬人次,自然教育“海珠模式”更是成為了《國家濕地公園宣教指南》的鮮活案例。
濕地內四季課程各不相同,春天聆聽神奇的種子解開植物的密碼,仲夏讓孩子迫不及待的成為水果獵人,秋收季節乘著地鐵到都市田園割稻谷,冬季露營會邀你觀賞新年第一縷朝陽,在充實有趣的活動中提高社會公眾對濕地保護的認識。
以科技筑屏
海珠濕地承接華南首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和產業園區的智力溢出效應,深入打造濕地科研海珠模式,目前已開展科研項目約90余項,成為了國家林業長期科研基地。通過打造全方位生態監測體系,深入了解海珠濕地生態價值,為研究城市與濕地協同發展提供科學樣本,為濕地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提供了長效的科學保障。
乘風破浪 展翅翱翔
下一步,海珠濕地將以“四化”為發展方向。
平臺化
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創先聯盟、粵港澳大灣區自然教育聯盟和企業家聯盟秘書處已落戶海珠濕地。濕地將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整合利用資源,聚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生態保護建設。
標準化
海珠濕地在過去十年的保護建設中,已經在多方面形成系列標準。下一步,濕地將實施“出海計劃”,將建設經驗推廣到濕地同行中。
智慧化
濕地正打造全國首個“上云”國家濕地公園,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運用到日常工作、科研監測和科普教育中。
國際化
海珠濕地將對標國際優秀濕地,加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申報國際重要濕地。
下一個十年
海珠濕地期待
與您相伴前行
講好海珠故事
共筑美麗中國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