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是大雁還是鸕鶿
媒體:原創 作者:CC黎明
專業號:CC黎明
2024-11-20 21:59:34
▲小白額雁(Anser erythropus),2010年1月攝于安徽升金湖
是大雁還是鸕鶿
這個秋天,有朋友發來照片和視頻,問我那是不是大雁。這類問題幾乎年年都有人問,發的圖片也都差不多一樣,就是大群的鳥兒在天空編隊飛行,“一會兒一個‘人’字,一會兒一個‘一’字”的那種。毋庸置疑,都是那篇小學課文《秋天》“惹”的問題。
“天那么藍,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所以,當人們看到天空中有這樣的情景時,就自然會想到“一群大雁往南飛”。
《秋天》是一篇經典課文,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到今天,一直都被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盡管課文內容和形式有所變化,但《秋天》所傳達的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季節變化的敏感觀察,始終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課文中的描述是為了便于孩子們理解和記憶,它形象地描繪了大雁遷徙時的情景,那個“人”字和“一”字,永遠銘刻在了人們的記憶深處。
但實際上,不只是大雁,許多其他大型鳥類在長途飛行時也會采用類似的人字形(V字形)或一字形編隊。這種排列方式有助于它們節省能量,因為前面的鳥兒所產生的上升氣流可以幫助后面的鳥兒降低飛行所需的力氣。
而普通鸕鶿就是一種經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大雁的鳥類,特別是在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飛行時。鸕鶿以及其他一些鳥類,如鷺、鶴、鴨和鸛,都會采用這樣的飛行隊形。所以,當我們看到天空中有這樣的鳥群時,盡管第一時間可能會聯想到大雁,但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需要仔細觀察才能確定具體是哪種鳥類。
在本題中我還想到另外一層意思:希望我們的小學語文老師也能增加點“課外”的知識儲備,以指導學生多加觀察,認識更多的鳥類。

▲普通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2024年3月攝于浙江麗水



▲鸕鶿(Phalacrocorax sp.),2016年10月攝于地中海

▲普通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2020年11月攝于浙江麗水



▲大雁(Anser sp.),2020年10月攝于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

▲白額雁(Anser albifrons),2008年10月攝于浙江麗水

▲小天鵝(Cygnus columbianus),2010年1月攝于安徽升上金湖

▲牛背鷺(Bubulcus ibis),2013年4月攝于浙江麗水

閱讀
160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