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式啟動“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
人民網深圳11月11日電 (胡謀、楊威)11月10日,記者從國家林業(yè)局在深圳召開的“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啟動儀式上獲悉,該類瀕危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回歸自然的條件已經成熟。國家林業(yè)局副局長印紅指出,此舉標志著我國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工作已經從單純的就地保護、遷地保護階段發(fā)展到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以遷地保護促進就地保護的新階段。
據了解,此次德保蘇鐵回歸自然的數量達500株,地點選擇在廣西省的黃連山保護區(qū),而衡量回歸成功與否的觀察時間長達五年。
蘇鐵類植物生存狀況堪憂
“德保蘇鐵”屬蘇鐵類植物的一種,后者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其歷史可追溯到億年前的恐龍時代,被稱為珍貴的“活化石”。近年來專家一致認為,蘇鐵類植物極具科研價值、生態(tài)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美學價值
據了解,由于分布星散、種群數量有限以及農耕放牧行為的威脅,德保蘇鐵生存狀況極為惡劣,且大量不法商人盜砍濫挖,導致其數量急劇下降。調查顯示,我國德保蘇鐵已由十年前發(fā)現時的2000余株驟減到600株左右,而自然分布點只有8個。
據悉,不僅僅德保蘇鐵生存環(huán)境惡劣,整個蘇鐵類植物也面臨著滅絕的危機。經過上億年的變遷,該生物種類稀少,現時全世界僅存3科(蘇鐵科、蕨鐵科與澤米科)11屬約280種,星散分布于熱帶與亞熱帶地區(qū)。另外,人為破壞及自我更新能力下降導致蘇鐵生存環(huán)境雪上加霜。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工作研究員許再富先生指出,若不采取積極有力的保育措施,珍貴的德保蘇鐵野生資源可能會在幾年內損失殆盡。
為蘇鐵找好“保姆”
由于德保蘇鐵等蘇鐵類植物瀕臨滅絕,國家對其保護工作十分重視。據了解,1999年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蘇鐵科所有種全部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在2001年啟動的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工程中,蘇鐵被列為十五大類物種予以重點保護。
然而在2002年,國家終于為蘇鐵類植物找好了專業(yè)“保姆”。 國家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我國第一個專類植物遷地保護中心在深圳仙湖植物園成立了。
給每株蘇鐵進行衛(wèi)星定位,開發(fā)多媒體電子地圖軟件系統和蘇鐵中心定植數據庫……該中心把高端技術應用到了蘇鐵的實際保育工作中。
搜集保存蘇鐵類植物3科10屬240余種、變種或品種;拍攝各類蘇鐵植物照片6000余幅;保育面積達50余畝……經過多年發(fā)展,該中心已成為世界上收集蘇鐵類植物種類最多、保育規(guī)模最大、展示形式最為豐富的國際蘇鐵遷地保護機構。
為推進蘇鐵植物保育工作的科學化進程,保護中心將從2008年開始建設中國蘇鐵資源數據庫,預計2010年完成。
該中心的李楠博士表示,此次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的實施是對過去工作成績的肯定,其經驗和模式對未來的蘇鐵保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
時機成熟,回歸意義重大
國家蘇鐵種質資源保護中心對繁育機理以及種源培育的熟練掌握,使得德保蘇鐵回歸自然的條件成熟。該機構所設計的回歸方案于2006年獲得專家認可,項目的啟動宣告了德保蘇鐵正式踏上“回家”的旅途。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工作研究員許再富先生表示,德保蘇鐵回歸工作的成功,不僅僅挽救一個珍稀蘇鐵物種,還有助于提升我國瀕危植物保護事業(yè)在國際上的聲譽。
1990年召開的第一次“生物多樣化研討會”上,我國著名的植物遺傳學家李振聲院士提出了“一個物種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一個基因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興衰”的著名言論。
總而言之,植物是生物界的第一生產者,拯救植物就是拯救人類本身。
責編:田詩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