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鋒: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緩解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要舉措
綠發會內部發起線上會議,召開“關于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BCON)”研討會。會議圍繞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BCON的理念、概念和它的特點特征、以及與現有的中華保護地(CCAfa)、保護區、其他有效的基于區域的保護措施(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OECMs)等的區別和聯系等展開激烈的討論。
中國綠發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晉峰博士表示,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著重體現在“鄰里”、“保護”,比如,保護區/保護地周邊“鄰里”不夠友好,其出發點作為其他有效的碎片化的保護方式,保護區外的保護以及保護區內人類活動不影響的保護。BCON主要是在大家生活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要再加上對自然的關注,要有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向各行業/機構以及全人類進行大面積的推廣,要求每一個人行動起來,以各式各樣不同的創新方式參與到整個生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程之中。提出BCON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引領人類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危機中走出來,實現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減緩,實現我們人類棲息地的可持續存在。可以說,BCON是創新,是引領,是變革,是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護發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領域,也是未來生態文明建設最重要的工具、方向和道路。
周晉峰認為,BCON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替代了現有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模式,比如中華保護地、文明驛站和生態社區等,它不完全覆蓋這些保護模式,他們之間相互依存而又相對獨立。雖然BCON的概念與已有的中華保護地(CCAfa)等保護有交疊,但其具有強烈的鄰里保護特色,最根本的特征體現在案例上,即非常適合BCON的典型案例,如藕田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可兼顧藕田生產與鸻鷸類水鳥、蜻蜓、螞蟥和田螺、莎草科植物牛毛氈和雨久花科鴨舌草等動植物群落的多物種保護。
然而究竟如何才能做到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需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基礎的理論研究,要收集BCON的系列案例,劃分BCON覆蓋范圍/邊界,形成某個領域某種行業詳細的BCON指導,認證標準,行為規則以及法律法規等。現階段還沒有形成系統實操方案,可通過讓群眾/企業/個人申請加入BCON,分享自身實際的案例,記錄具體的BCON實踐案例,以建立系統的鄰里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大數據平臺,形成具BCON特色的藕塘、果園、魚塘以及菜地等;衡量已成熟BCON案例的成效,以案例為核心,建立一套配套的評價認證體系;同時明確BCON指導方案,建立一套生物多樣性標準化的可推廣經營的體系,進而增加個人/團體/企業/政府等的參與度,引導全國人民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因此,目前在工作之中注意到這幾個問題:BCON分類、成效以及相關的樣板/制度、方法體系、認證標準、法律和法規等的建立。最終,形成一套BCON系統的規范的技術體系,進而達到最佳的保護效果且不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目標。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