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濕地科普小文 | 鷸與鷸,傻傻分不清?
451
大家可以分辨出圖上有幾種鷸類嗎?
其實一共2種:
它們是磯鷸和白腰草鷸,能看出區別嗎?
白腰草鷸(學名:Tringa ochropus)為小型涉禽,體長20-24厘米,是一種黑白兩色的內陸水邊鳥類。夏季上體黑褐色具白色斑點。腰和尾白色,尾具黑色橫斑。下體白色,胸具黑褐色縱紋。白色眉紋僅限于眼先,與白色眼周相連,在暗色的頭上極為醒目。冬季顏色較灰,胸部縱紋不明顯,為淡褐色。飛翔時翅上翅下均為黑色,腰和腹白色。
白腰草鷸主要棲息于山地或平原森林中的湖泊、河流、沼澤和水塘附近,海拔高度可達3000米左右。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活動在水邊淺水處、礫石河岸、泥地、沙灘、水田和沼澤地上。以蠕蟲、蝦、蜘蛛、小蚌、田螺、昆蟲、昆蟲幼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小魚和稻谷。分布于歐洲、中亞、阿爾泰、外貝加爾湖、中國、蒙古、俄羅斯、地中海、非洲、波斯灣、伊朗、日本和菲律賓。
---------------------------我是2個小可愛的分割線--------------------------
磯鷸(學名::Actitis hypoleucos):是鳥綱、鷸科的小型鷸類,體長16-22厘米。嘴、腳均較短,嘴暗褐色,腳淡黃褐色具白色眉紋和黑色過眼紋。上體黑褐色,下體白色,并沿胸側向背部延伸,翅折疊時在翼角前方形成顯著的白斑。
磯鷸棲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一帶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庫、水塘岸邊,也出現于海岸、河口和附近沼澤濕地。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動在多沙石的淺水河灘和水中沙灘或江心小島上。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螻蛄、甲蟲等昆蟲為食,也吃螺、蠕蟲等無脊椎動物和小魚。繁殖于歐亞大陸,南到地中海、伊朗、阿富汗和喜馬拉雅山,東到日本;越冬于歐洲南部。
附贈2只白腰草鷸和青腳鷸的對比圖。
所以,你們分清開頭圖片上的2種鷸了嗎?
文字:夜鷺
圖片:華僑城濕地,天涯游俠
副主編:張俊鑫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